【清晨甘露】

失落的一塊錢 林崇道傳道

主題讀經:新約聖經路加福音第十五章8-10節
「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直到找著嗎?……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前言
法利賽人和文士針對耶穌就近稅吏與罪人而議論他,卻不知自己也是迷失的羊,需要神的救恩。現今我們也是如此,只要是神所造的,就需要認識、在乎、歸入神的救恩,而此篇就藉著失落的一塊錢來思考我們與神的關係。(詩一百3)

本文
一、失落的一塊錢是什麼?
猶太人的婚姻中,十塊錢是丈夫給妻子的信物,代表聖潔完整的婚姻(丈夫可能因為錢的失落而休妻),因此在比喻中,失去一塊錢的婦人馬上點燈、打掃,必把錢找到為止。(路十五10)
信徒與神之間也保有一串不可丟失的錢(即與神美好的關係),當我們發覺自己和神的關係不夠緊密完整時,也要如積極尋找的婦人般努力修復、趕快裝飾整齊。
什麼是失落的一塊錢,會影響我們與神的關係呢?就是會使人與神隔閡的罪(羅三23)。要解決罪的問題必須要靠赦罪的洗禮(羅六4),但是受洗後帶著肉體的我們罪性還在,在信仰生活中就要持續靠聖靈除去罪律的操縱,漸漸裝飾整齊,找回失落的一塊錢,恢復和神的關係(羅七17)。

二、為何人會失落(得罪神)?
神對我們的愛永遠不改變,在舊約中即便對已經被擄到異邦為奴、和神隔絕的選民,還是殷殷的喚醒它們,給他們復興的應許(今日對我們也相仿),但是前提是百姓要回轉歸向神、所作所為能符合神的標準(要尋找失落的一塊錢)(何二19)。
順著何西阿書,我們能夠學習到選民為何會失落得罪神作為鑑戒:

(一) 追求物質利益(何二5)
我們是屬天的國民,不屬這世界,不可為物質利益犧牲和神的關係;要持定知足的心,不陷入「多即是好」的迷思,脫離追求囤積物質利益、今生享樂的網羅(傳五10-11、二18-23、五13、15)
(二) 無知識、不懂神的律法(祭司也未好好教導)。(何四6)
(三) 有淫心(邪淫的靈),會凸顯在個性鮮明(不順服、倔強、固執…等)上。(何四12、16、七16、八9)
(四) 只想倚靠勢力才能而不倚靠真神權能(何七11)
(五) 不在乎、違背與神的約,干犯神的律法(何八1) 、不肯忍耐行道,如不能結實的種子。(路八8)
(六) 心懷二意,無法專心親近神(何十2-3、雅四8)

三、失落了與神的關係該如何修復?
1.自覺有罪,效法雅各的榜樣向主哭泣懇求,抓牢和神的關係。(何五15、何十二5-6)
2.謙卑接受管教,求神賜悟性,竭力認識神。(詩一一九144、何六1-3)

結語
我們可能曾經軟弱迷失過,但是既然活著就還有神給我們的機會,我們要努力預備自己,穿上光明潔白的細麻衣,就是神眼中的義;(啟十九7-8)只要肯回準歸向神,亞割谷(審判之地)就必成為指望的門、變成福泉之地。(何二15)

信仰省思
我們曾失落和神的美好關係嗎? 曾經驗過神對我們的信實和不放棄嗎?分享自己與神修復關係的歷程。

核心聖句
我必聘你永遠歸我為____ ,以____ _____ 、公平、 ____ ____、憐憫聘你歸我(何二19)

主賜恩典與神的祝福

我是林致中,2018年於真耶穌教會受洗。回顧從初信至今5年光景,主的賜福從未少過,感謝神!

信仰初始
在成長過程裡,宗教信仰未曾佔據重要份量,僅母親會在年節時效仿左鄰右舍祭祀一番。至於基督教,更是從未接觸過,直到2018年3月,我才從同事(本會陳姵蓁姊妹)口中逐漸認識基督信仰。首次受邀去松山教會時,我因信仰淺薄與情怯而推辭;然而,姊妹懷著叩門的心,再次邀約隔週的安息日聚會。於此前一日恰好是高中同學聚餐,席間我與老同學相談甚歡,豈料原先拿香拜拜的他,竟主動提及自己受洗成為基督徒之事。我心中感動莫名,故答應姊妹的邀請,那是我第一次踏入真神的殿堂。

喜獲聖靈
首次來到教會,便感受到滿滿正能量。笑臉迎人的弟兄姊妹散發同心積極的氛圍,使我滿心喜樂;榮姊妹揪心萬分的見證分享,則令我印象深刻;而靈言禱告的體驗,更使我盼望領受聖靈。
之後我便開始學習讀經禱告,並固定參與聚會。某個安息日,在弟兄姊妹陪同下,傳道為我按手祈求聖靈。當我口中反覆唸著「哈利路亞,讚美主耶穌」,眾人的靈言和我的汗水淚水交織,在和諧的節奏中形成一股堅定的力量。突然,一道暖流從頭頂順著背脊流灌到全身,口中所唸漸漸模糊,舌頭也自然捲動。我驚奇地停下,不一會兒舌頭又捲動起來,傳道便宣布我得聖靈,令我激動又感動!
當晚我在家中陽台如常正待點燃一根菸,忽然有個意念進入我的腦海:「得了聖靈還要繼續抽嗎?」羞愧之餘,卻自信地將整包菸連同嘴中的一起丟進垃圾桶,望著天空對主說:「我不再抽了。」一位菸齡三十餘年,每天需求超過一包的老菸槍就此戒菸,再也不犯菸癮。感謝神!

蒙恩除罪
10月,我第一次參加靈恩佈道會,儘管得聖靈後心中渴慕受洗,但慕道僅三個月,對聖經道理實在認識不足乃打消念頭。然而有天傳道問我:「報名受洗了嗎?」我說:「才慕道三個月,對聖經的道理欠缺認識,可以受洗嗎?」傳道說:「先報名由職務會決定,聖經慢慢領悟,禱告求神帶領!」因此我立馬報名受洗,在2018年10月27號安息日與其他受洗者在瑪陵坑溪接受洗禮重獲新生,正式成為真耶穌教會的信徒。

神的祝福
2021年1月16日晚上,醫院來電告知,小女因車禍左腦出血,人在急診室。我到場見小女正接受縫針,不時嘔吐,極為心痛不捨,太太也含淚直念:「怎麼會這樣?」醫生說明小女腦部出血面積為0.9公分,通常1公分就要進行開顱手術,需觀察一兩天再決定,但此期間病情發展會快速劇烈。得知此訊,我們夫妻倆孤立無援地站在急診室裡,心中焦急不已。我電告姵蓁姊妹,又經榮姐轉達至教會群組發起代禱訊息,同靈幫助禱告儼然成形。在禱告中,我向神深深懺悔,細數此生做過不符神意之事,並祈求用我的生命換取小女的健康。
翌日,姵蓁姊妹轉貼劉妤恩姊妹的見證「我只是睡著了」以及弟兄姊妹為小女恆切禱告的照片,令我感動萬分,明白這是神的安慰。午後,傳道長執與弟兄姊妹來到醫院同心合意為小女禱告,是時我雖然淚水滿溢,但情緒愈加安定。隔日,小女腦壓升高、出血範圍擴大,醫師宣布需執行開顱手術。手術前,我握著小女的手為她打氣;手術中,我握著太太的手,跪在手術室旁禱告求神看顧,再度求主用我的生命換取女兒的健康。

女兒筆談字跡

神是信實的神
術後我回家繼續為此禱告。正求神應允我時,一個帶著教訓及應許的強烈意念浮現於我的腦海:「要明瞭,我們的信仰不是建立在條件交換上,神一定會治好女兒的。」驚訝之餘亦慚愧不已,馬上求神憐憫,心情變得篤定許多。事後小女都在神的應許大愛中順利恢復,陸續移除了插管,轉入普通病房,後來的釘針拔除、二次頭蓋骨手術,也都平安順利,感謝主!

這次的試煉,使我體會到齊心代禱的力量。自同靈代禱的幫助後,除第一天心慌意亂,日後我天天獲得安慰,如手術當晚小女用寫字板寫出「你們好棒」,我和太太落下激動的眼淚!神使我明白,只要呼求祂,一切苦處都會趨於平穩;只要信靠順服,必獲得意料之外的平安。成為基督徒並非一帆風順,卻是生命蛻變的開端,凡遇到困難,從人的角度看是磨難,實則卻是神的祝福,因為祂要讓我們真切地學會倚靠,並穿上潔白的新衣。神一直都在,只要親近祂,祂必成為我們的拯救!願一切榮耀頌讚都歸與主耶穌基督,阿們。

因主憐憫,得主搭救

蔡從曄弟兄

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馬可福音第十章27節)

我是蔡又晴,現職記者,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一份工作。雖然現在對記者的評價不一,但長期的訓練,雖讓我保持身為第三者的客觀,卻也難免帶著冷漠跟懷疑。自小在教會長大的我,對神的理解自認也算深入,但在一個科學化的時代,要相信神的主權與大能談何容易?我們身邊有太多憂愁、痛苦與悲傷,如果神真的會介入一切的事,為什麼我們常常看不見神?抑或神只是個旁觀者?或許是這份迷惑,神讓我最愛的兒子,帶我體會祂的權能。

我在四十三歲這年才有了孩子,本以為有孩子已是天大的幸運,但神給我的遠比我想得更多,祂給了我一對雙胞胎,兩個男孩。2022年10月21日這天,我的生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去我的生命中只有工作,在這天之後,了解生命的比重需要調整,可惜我了解得不夠快。

2023年2月4日,那是個溫暖的周六。我的長子從曄前幾天就開始不舒服,嚴重吐奶、精神萎靡。經過了診所的診治,醫師認為是腸胃炎,要我們減量餵食、多休息,當時從曄才四個月大,整個下午到晚上我都抱著他,沒經驗的我,只能不斷按時餵食診所開的藥方。晚間十點,我太太下班回家,一看孩子就責備我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孩子都翻白眼了,還不知道趕緊送醫院?

當時的我十分不以為然,不就是腸胃炎嗎?但在妻子的堅持下,我們還是立刻到了台北長庚醫院的急診室。沒想到現場護士一看到從曄,大驚失色大喊:「孩子休克了,快抱進去!」隨後立刻衝出來一票醫生護士,團團圍住從曄,原來當時從曄已經休克,呼吸急促但氧氣沒有進入肺部,心臟因為心肌感染引發心肌炎,心跳來到恐怖的三百下。

這時太太立刻就跪下大聲禱告,求神憐憫我們孩子的性命,平常自詡冷靜的我,則是腦袋一片空白,慌亂到手足無措,呆呆看著急診醫生不斷打電話將當時在院內的醫生集結到搶救室,每分鐘三百下的心跳如果不能降下,心臟肌肉隨時可能衰竭壞死、小命休矣。

急救進行了四個小時,直到凌晨一點,急救團隊先在從曄的手臂上打進了一針靜脈注射,且當時從曄的狀況危急,必須立刻後送到兒科加護病房,當晚就直送到林口長庚,在長庚急診、兒科加護、感染科、心臟內科團隊還有外科團隊接力治療,終於度過了第一個夜晚。在此之後,由於急診當時用了電擊器來刺激心臟,但從曄年紀太小,器官無法負荷,導致腦下硬膜出血,又緊急開刀進行引流。當從曄再推出來時,腦門上面有著兩根管子用以排出血水,僅僅半天就累積了一百多西西。

在這危難時刻,我第一次主動打給了教會負責人懇求教會代禱,過去的我從來不認為需要代禱,但如今的我無能為力,然而弟兄姊妹的愛心如此偉大,當長執們號召大家進行特別禱告,在場四十幾人都情詞迫切、滿頭大汗,每一次的禱告,我都感覺到力量涓滴進入我的體內,讓我不被擊倒,若說從曄能從死亡邊緣被挽回,肯定是被神跟眾教會及眾弟兄姊妹禱告的手給牽回來的。

現在從曄活潑可愛,講話聲音比弟弟還大聲,當我們要離開加護病房時,主治的夏醫師告訴我們,救活孩子的不是他,是神,因為他沒有看過這麼嚴重的心肌炎。六月回診時,原本腫脹一倍的心臟,也奇蹟般地恢復了正常大小,除了定期檢查服藥之外,已經不需要再到醫院診治。

孩子的這一場病讓我體會很多,要不是家人,我自己無力承受這樣的變化,我的妻子渠玥展現了無與倫比的抗壓與明快的決斷,第一天送進加護,她就馬上申請育嬰留停,把自己的工作全部放下,只為了陪伴跟救回自己的孩子;我的次子從翌也不大聲哭鬧,很懂事地讓我爸媽照顧。神讓我了解世事變化無常,讓我領會了如何在患難中倚靠祂,神不是理性的教科書亦非縝密的哲學推論,祂是愛與全能的代名詞,感謝神讓我經歷這一切,也願一切榮耀頌讚,獻給天上永恆的主。

【清晨甘露】

尋找迷失的羊
林崇道傳道

主題讀經:新約聖經路加福音第十五章1-7節

前言
路加福音十五章藉著尋找迷失的羊、遺失的錢以及浪子回家的比喻來引導信徒,今天從「尋找失羊」體會主耶穌牧人的心,明白我們當如何行。

本文
一、誰是迷失的羊
若一個人沒有拜到真神,不知道真神是創造者、是無所不能的,不明白自己應是屬神的國民、屬祂的羊(詩一百3),那麼無論這人受洗與否,就信仰而言就是迷失者。
(一) 稅吏、罪人:
稅吏和罪人是猶太社會中的人,猶太人有信神但卻不認識耶穌,帶著自己的價值觀生活著;就如同今日尚未信耶穌的人一樣;就選民的角度來說,猶太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自是耶穌拯救的對象。
(二) 法利賽人與文士
未信耶穌的人固然依自己的信仰或價值觀生活,但是已受洗歸入基督的人,卻也可能如熟悉並嚴守律法的法利賽人和文士般,不明白神的心意、不真正認識神,常得罪神,甚至因不信把耶穌釘十字架。

二、 進入、守在主的羊圈(約十16)
想敬拜到真神,一定要聽主的聲音、進主的羊圈;羊圈中的羊就是主耶穌的子民,是主耶穌用寶血贖回來的(徒二十28),即真耶穌教會。
(一) 尚未進入:明白道並接受洗禮,進入主的羊圈—真耶穌教會。
(二) 迷失離開:羊圈中的羊可能被引誘離開羊圈,如同被賊或強盜搶走,失去保護而陷入被吞吃的險境(約十8-9、11-12)。
(三) 主耶穌不是只顧己益的雇工,而是好牧人,必會堅持尋找。

三、 羊為何會迷失(人為何會失迷真道、離開教會)
(一) 獨來獨往,不和神與人團契(約壹一3),落單陷入危險。
(二) 經不起逼迫和誘惑,如撒在淺土或被荊棘擠住的種子,無法成長。
(三) 被排擠、絆倒。(絆倒人的雖然有禍,我們卻不能讓自己隨便被絆倒)(結三十四20-21)
(四) 牧人疏忽。(結三十四2)
(五) 根本原因:不願順服、不將神當神(羅一19-23)
人有拜神的本性、會自然地追求永生,並能藉所造之物明白神的永能和神性,所以若能願意順服接受,就能敬拜到真神,進入並安住羊圈。

四、 主耶穌怎麼面對迷失的羊?
(一) 主耶穌認識所有的羊,清楚知道哪隻羊迷失。
(二) 把在羊圈中被神保護的羊放下,去尋找那迷失的羊直到找著,並把他扛在肩上帶回來,為他歡喜快樂。我們也當體會主的心,保護圈中的羊,尋找迷失的羊。

五、保護羊群之法(雅八8-9尚未成熟的小妹代表軟弱易被誘惑的教會肢體)
(一) 建造「銀」塔,銀的意義是:

  1. 贖價,即主的救恩(出三十15)。可以請迷羊思考當初如何蒙神的救恩。
  2. 真理(詩十二6)。用真理引導而非人情牽絆方能挽回軟弱迷失之人。
    (二) 用「香柏木」(美好的靈性:公義、信心、愛心)維護心門。(弗六14)。
    (三) 以溫柔的心挽回,謙卑自省,認罪代求、接受神的公義、抓緊神的慈愛。(提後二24、但九4-9)

結論
在努力宣揚福音的同時,也要用心牧養關懷,保護圈中的羊、不放棄地尋找迷失在曠野的羊。

信仰省思
在曠野的迷羊會遇到哪些驚險事件呢?試著和家人分享、書寫、描繪。

中心聖句
我是____;我兩乳像其上的____。那時,我在他眼中像得____ ____的人(歌八10)

【清晨甘露】

愛主更深 黃恩佑弟兄

前言
「我愛主嗎?」我的信仰狀態「愛主嗎?」一起思考、查閱聖經中愛主的彼得並學習。

本文
耶穌曾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從經文看來彼得應該是很愛耶穌。(約21:12-17)
而耶穌對彼得(愛祂的人)提出的要求是:餵養、牧養主的羊。

壹、愛主之人的表現

一、 餵養神的羊:不單是指宗教教育上牧養小孩,同靈之間也要彼此牧養。
二、 遵守神的命令、神的道:神也必愛他。(約14:15、 15、16、17章)
三、 彼此相愛:神怎樣愛我們,我們也要怎樣彼此愛弟兄姐妹。(約13:34)
四、 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愛鄰舍如同自己。(路10:25)
五、 愛仇敵,為逼迫我們的禱告(太5:38-44)。

貳、耶穌如何愛我
在生活經驗有哪些「耶穌愛我」的痕跡存在?
一、 若不知神的命令,如何愛主和人?
二、 什麼是愛?什麼是耶穌的愛?
愛的定義記載於〈林前13:4-7〉,在這段愛的經文,共提到13種不同形式的愛,最前面和最後面的都 是「忍耐」,是故,愛人要忍耐;反思,因耶穌愛我們,祂已忍耐我們許久。

參、愛主等於受苦
耶穌問彼得三次後,對他說,若彼得愛耶穌,日後將會面對的事情,要彼得伸出手來,別人會把彼得束上,帶彼得到不願去的地方(約21:12-19),即日後彼得傳福音會遭遇到的苦難。
一、 在生活上、職場上、事奉上,我們有受苦嗎?我們這樣做是否有愛主?有時我們可能因肉體軟弱或 恩賜不足而不夠愛主。

二、 愛主等於受苦,可能做這件事讓我們很辛苦,但因我們愛主,決定愛主,所以選擇朝著讓我們不舒服的方向前進,因為這是符合聖經教訓的行為;但不代表每個受苦是愛主的行為。

肆、主耶穌復活後三次顯現、當時彼得的狀況(約20章、21章)

耶穌復活後對門徒的顯現時間地點目擊者目擊者的反應
第一次七日的第1日耶穌墳墓外面瑪利亞原本在哭泣,見耶穌後去告訴門徒。
第二次耶穌受死後8日門徒屋裡多馬及其他門徒
(但不包含彼得與約翰)
要看耶穌手上的釘痕和用手探入耶穌肋旁
第三次提比哩亞海邊彼得、多馬、拿但業、西疪太的兩個兒子、其他2個門徒彼得跳在海裡。

註: 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指約翰福音作者 – 使徒約翰。
註: 兩個門徒,彼得和約翰。

一、 彼得在得知其他門徒看到耶穌後,他的反應是打魚去(約21:1-3),而不是立即去找耶穌,有可能是愧疚感或可能不知如何面對他的老師耶穌。 二、 耶穌來找彼得(約21:4-11),彼得發現是耶穌後,跳下海找耶穌,這時我們原本熟悉的彼得又回來了,但此時的彼得尚未得到聖靈。

伍、耶穌三次問彼得是否愛祂?原文希臘文「愛」的意思。
耶穌復活、見到彼得後,三次問彼得是否愛祂?耶穌說的愛和彼得說的愛,在原文希臘文的「愛」是不同的字,可看出「愛」的動詞有不同的意思(約21:15-19)。

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彼得回答:「主啊,我愛你。」

耶穌問的愛字希臘文彼得回答的愛字希臘文
第1次Agape第1次Phileo
第2次Agape第2次Phileo
第3次Phileo第3次Phileo
Agape – 具有崇高意思、決志、對神的愛;Phileo – 兄弟講義氣的愛

一、 耶穌前兩次用的字是Agape,但第三次問彼得時用的愛是Phileo,與彼得用的字相同。顯然彼得看到耶穌復活及顯現,對耶穌的愛是兄弟講義氣的愛,耶穌也明瞭,但這是耶穌希望的回答嗎?顯然不是,耶穌希望彼得的回答是Agape,是對神最崇高的愛。
二、 耶穌對彼得有期待,祂知道彼得有一天會進步到耶穌期待的狀態,耶穌此時也告訴彼得他日後會遇到及發生的事情。

陸、彼得得到聖靈後的表現
五旬節聖靈降臨,彼得得聖靈後勇敢向眾人佈道(徒2:1-4、2:14)。彼得得聖靈後,聖靈充滿,努力傳揚福音,曾在一天內3000人受洗(徒2:38,41),他在得聖靈前後的行為與所做的事,截然不同,是聖靈帶領讓彼得改變更新的証明。

結語
朝著愛主的方向進步,讓聖靈帶領自己更新變化,才能遵守神的命令,做到愛人如己。

信仰省思
一、 我愛主嗎?我有愛主的表現嗎?我所做的與主耶穌期許我做的一樣嗎?
二、 我能為了愛主而受苦嗎?我受苦時,會為了愛主而堅持下去嗎?
三、 我是否能順從聖靈指引而心意更新變化成為新造的人?

中心聖句
耶和華是我的__ ,我必不致__ 。(詩23篇1節)

【清晨甘露】

領受 黃嘉倫弟兄

主題閱讀:
請參看讚美詩第442首《神一路引領》的四段歌詞。

前言:
領受(Receive)即是從神那裡得到與接受神的給予。

一位北歐女性移民美國之初,在語言和環境適應上遭遇挫折,於是找來一位老師指導其英文。在與老師相處中,時常聽聞老師哼唱一首詩歌,讓她感到平靜,因此向老師詢問詩歌由來。
詩歌作者是一位牧師,在一次與妻子到外地傳福音的時候,夫妻共同努力得來的住宅遭人焚燒損毀,此事發生之後,牧師寫下這首詩歌(即讚美詩442首)。以下依讚美詩四節歌詞分享。

本文:
一、領受神的幸福(歌詞第一節)
(一) 在信仰的最初期,往往對神最有感受,容易感到幸福與恩眷。然而,每天沐浴在幸福感之中,久而久之或許視為平凡、以為日常,逐漸就遠離教會了。
我們的心若如石頭般堅硬,主道就無法扎根(太13:20~21)。反之我們應該要效法耶穌,內心柔和謙卑,順服聖靈引領,使生命之道在心中扎根。(雅1:21)
(二) 幸福的定義
孩童時期想要的氣球、少年時期想要的電動遊戲機,及至青少年時期想擁有的手機……幸福的定義隨著年紀改變。人在世上汲汲營營籌畫,尋求物質、名利與財富,到頭來可能是一場空,甚至換來一身病痛。(傳2:11)

二、領受神的帶領(歌詞第二節)
信仰初期的幸福感過了,進入信仰另一個層次。有時登山頂、有時走幽谷,其中有甘有苦,但神仍引領兒女前行。
保羅前往大馬色路上,受揀選成為神的器皿,神的旨意是要讓他成為傳道工人,且必受許多苦難。
(一) 以弗所:
神與保羅同在,神藉保羅的手行許多神蹟奇事,主的名從此就尊大。主的道大大興旺,甚至引起全城騷動。(徒19:17-20)
(二) 馬其頓:
神給保羅異象,到馬其頓傳福音,但傳道過程卻是十分辛苦。
(三) 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哥林多:
傳道經歷,沒有一處是順利的。如信仰的低潮期,唯有祈求神引領,靠主度過。

三、領受神的同在和旨意
(一) 領受神的同在(歌詞第三節)
神賜的平安是心中的平靜安穩,非物質豐裕或身體安康的平安。信仰非一帆風順,基督徒現今所要面對的挑戰與迫害,甚至是愈來愈大。信仰上在此階段是辛苦的,但遭受苦難時要靠第一階段
的幸福感,相信神的同在,因著從神領受的平安,能不以為苦,就可幫助我們面對事情,靠主得勝。
(二) 神的旨意(副歌)
英文歌詞直譯:有的涉水,有的經歷洪水,或經過烈火,但都是經過耶穌寶血洗滌赦罪;有些人經歷了巨大的悲傷,但神給予一首歌在夜間和白天。
進入信仰另一層次,或許環境沒變、傷痛還在,但你的痛苦神都知道,祂就在我們身邊,必會帶領與安慰。
使徒中除了約翰,其他大部分都為主殉道了,但神讓約翰留下,有其要完成的使命。使徒約翰如同信差一般,寫下〈約翰福音〉、〈約翰一二三書〉與〈啟示錄〉,把神的旨意寫下。(約
21:18-22)

四、領受神的盼望(歌詞第四節)
基督徒前行的目標很明確,不是今世的富足,而是進入永生神的國度。(林前15:19)我們應把可誇的盼望和膽量堅持到底。(來3:6)

結語:
神如父母一般,給予我們的是最適合的安排。先知以賽亞教導我們,神的意念才是更重要的,順服領受才是符合神旨意,且是最後能成就的。

信仰省思
神給每個人領受操練或經歷都不同,如果期待神給予的幫助,是用自己所想像的方式,那我們與外邦人所尋求的神,有何差異呢?

  1. 我們本身希望神的恩典是什麼?
  2. 我們是否明白神給我們的旨意?(參考賽55:8-9)

中心聖句
『耶和華說:我的____ ____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____ ____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____ ____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 ____ ____你們的意念。』(賽55:8-9)

【清晨甘露】

我豈能不愛惜 林崇道傳道

主題讀經(舊約聖經約拿書第四章第6-11節)

前言
約拿書的第四章主要談及「工人事奉後的儆醒」,從約拿書第四章第6節起,神展現出對約拿(神的工人)的百般疼愛、用許多方式教導他體會神的心,明白事奉神正確的態度。
工作完成有果效,不一定代表工人是對的或屬靈的,我們當學習主耶穌常退到山上禱告的事奉態度,常常自我省察。

本文:
身為神的工人,要能體會神的心意,方能好好事奉。
一、體會神對人的父母心
(一)父母對嬰幼兒的愛是出於本能,而尼尼微城中有不能分辨左右手(也沒犯什麼罪)的嬰幼兒12萬人。神對人的愛乃是不願意人在惡道上行,以至於死亡,和看見尼尼微人悔改免禍反而不悅發怒的約拿先知所存的心大不相同。
(二)神既然待我們如同牧人乳養羊羔、母親懷抱孩兒(賽四十10-11),工人也要如此,出埃及時,敬畏神的摩西之所以能一再地被百姓抱怨而未放棄繼續帶領的工作,便是因為他深切體會神的心意。(民十一12)
(三)使徒保羅對於眾教會也總是存著父母的心(帖前二8、林後十二12-18)。
(四)工人會因本性被扭曲、主觀太強、個性太鮮明,而無法體會或表達神無私的父母心。(何四11-12、16;七8、16)
(五)父母的心不是溺愛,乃是要有真理的引導。(林後七9)

二、體會神造就工人的心意
作聖工不是只求完成工作就好,真正的目的乃是要造就工人的靈性、建立工人和神的關係; 若是只求工作完成就可以,約拿書就只需寫到第三章尼尼微全城悔改免災就可結束,神不需要花心思來引導約拿,和約拿對話,引起他的思考和反省;所以今日受洗歸入基督的人,也應當要在服事中被神造就、一舉一動都能有新生的樣式,按著心靈的新樣來服事神,免得帶著舊人在事奉中發生各樣人際糾紛或不順服情況,不能得神的喜悅。(羅七6-8)。那麼究竟要如何事奉呢?
(一) 要與主耶穌同負「柔和謙卑」的軛,在禱告以主的話調整步態、與主同工、同行(太十一29)
(二) 要懂得捨己(太十六24),不體貼自己的意思,只體貼神的意思;如被患難困阨熬煉後謙卑順服的大衛王般,時時求問神的心意。(撒上二十至三2)

三、體會神的心,並被神的心被激勵
約拿書中,神動用了各種方式如大風浪、大魚、蓖麻、蟲、熱風、太陽…等來教育、引導約拿,除了表明神的用心之外,更顯示神對工人的愛與等待。面對神的用心,事奉神的工人應該要細細體察。被基督的愛激勵(林後六14),和主同心、同行,別讓主耶穌為我們擔憂。

結論
能事奉神是神驗中我們而給予的莫大恩典,我們不但要珍惜機會,也要在事奉當中常常省察自己、改變自己(這是最大的聖工)成為屬靈,才能符合神對工人的期望。

信仰省思
在事奉的過程中,我們曾有被神管教、引導,並從中領悟自己的心思和神的心意有所不同的經歷嗎?

核心聖句
原來基督的____ ____ ____ 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 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____ ____ ____ ____ ,乃為替他們_____ ____ ____ ____的主活。(林後五14-15)

2023.08.25兒教組年末特別聚會【我願做小傳道】

幼年班學員見證分享

 子辰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我大班的時候,有一天喉嚨很痛,媽媽就想說應該是感冒了,就帶我去給醫生看,醫生說我的喉嚨長水泡,而且都破掉了。說我得了「腸病毒」叫我在家裡休息,一個禮拜都不能去學校,以免傳染給同學。後來我就按時吃藥、常常洗手還有多喝水,爸爸媽媽和哥哥也都為我禱告,過了7天後我就發現我的喉嚨不痛了,腸病毒好了。非常謝謝 神看顧我,垂聽我們全家的禱告,願一切榮耀都歸給天上的真神,哈利路亞,阿們。

 詠晴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我要升小學二年級,我剛到新環境的時候都很容易緊張。記得剛升上幼年班的時候,每次進到教室都會哭,剛去學校的時候也會哭,哭到老師和同學都認識我了。
但是感謝主耶穌的幫助,還有老師們的陪伴,過了一個月之後,我就不哭了,可以勇敢進教室聚會,也可以勇敢地上學。
學期末時健體老師和我們導師聊天的時候問:「詠晴現在還會哭嗎?」導師馬上回答「早就不哭了!」願一切榮耀都歸主的名,哈利路亞,阿們。

 鈺盛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感謝主使我們每一天都很平安!在每一年的春季秋季靈恩會,我都很期待可以跟阿公、阿嬤一起回台東參加美蘭教會靈恩會。記得有一次,也是回台東參加靈恩會,我們開車要回美蘭的路上,在路上有一台白色車子,橫著在路中間,那時候天有點昏暗,阿公開車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就撞上去了。感謝主,主耶穌保護祂的兒女,我們都只有輕傷,有大能的 神拯救我們,使我們都平安。感謝主,願一切榮耀尊貴權柄都歸在神名下,哈利路亞,阿們。

 瑞佑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每天睡覺之前,我都向 神禱告,求神讓我不要一直生氣,不要跟別人吵架,也求神讓我有好行為。
感謝神,我每天都有進步,也越來越能控制自己的行為,願一切榮耀歸與天上的真神,阿們。

 以恩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有一次我們家去日本的遊樂園玩,快到閉館時間的時候,爸爸跟妹妹去上廁所,媽媽在看接下來的路程要去哪裡,我就自己上去遊樂設施玩。但是,我被後面的人推到,腳卡在地板的縫隙中,我心裡很害怕,因為已經快要到閉館時間了,但是媽媽不知道我在哪裡。我在心裡禱告,後來就有人幫我脫困,感謝神,願一切榮耀歸與天上的真神,阿們。

 以喬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有一次,我因為跟爸爸吵架,覺得很難過。到了晚上睡覺前,我向主耶穌禱告,求神安慰我,讓我跟爸爸和好。隔天爸爸就像平常一樣陪伴照顧我,感謝神。

求神幫助我認真禱告及聚會。以後我能和最愛的爸爸、媽媽、姐姐,以及幼年班的小朋友跟老師,一起進入天國好地方,願一切榮耀歸與天上的真神,阿們。

 芯潔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有一天我爸爸肚子很痛,我跟媽媽、姐姐一起在爸爸的房間幫爸爸禱告。禱告結束後,媽媽就去掛醫院的急診,帶爸爸去看醫生。感謝神,讓爸爸的手術很順利,爸爸從醫院回來以後說肚子裡面放了一個支架,現在已經不痛了,而且也恢復健康了。願一切榮耀歸與天上的真神,阿們。

 立安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有一天,爸爸開車帶我們回家的時候,媽媽以為爸爸會叫我下車,爸爸也以為媽媽會叫我下車,所以全家人都下車了,只剩我一個人在車上,門被鎖起來了我出不去。我一直叫,但是爸爸媽媽都沒聽到,我就很緊張又很害怕。我在車子裡就跟神禱告,求神讓爸爸或媽媽趕快找到我。媽媽到家以後,發現我人不見了,就跑下來找我,發現我被關在車上,媽媽就跑回家拿備用鑰匙,幫我開門,我就順利下車回家了。感謝神垂聽我的禱告,也安慰我緊張的心情。
願一切榮耀歸予天上的真神,阿們。

【清晨甘露】

約拿的不悅與發怒 林崇道傳道

主題讀經:舊約聖經約拿書第四章1-5節

前言

在尼尼微城人聽了警告、信服神、徹底悔改、神轉意不發列怒後,先知約拿的工作可謂不但完成又很有果效,但他不僅不感謝神,反而大大不悅又甚發怒。

在約拿書第四章中,我們將探討「工人的儆醒」,為主工作的人若在事奉中保持儆醒的心,就能保守在神的恩典之中,反之則相當可惜。

本文
一、 神用工作果效突顯工人的軟弱(拿四2-3)
神能接納罪人的悔改,但工人的心態卻不然;約拿看到工作完成又有果效後,大大不悅地用禱告向神抗議,把自己的錯誤合理化,甚至以死威脅神。即便神仍用心對待這悖逆的工人,好言詢問「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但是約拿仍不領受、拒絕思考,執意在城東搭篷,坐下來觀察尼尼微城的後事,不肯接受神已轉意不發列怒的決定。可見失去儆醒的工人在事奉中會有以下反應:
(一) 因工作順利而更敢主張自己。
(二) 情緒發動,按血氣而行,想用自己的意思扭轉神的意思。


二、 神的工人要除去血氣(約一12-13、加四29)
血氣和聖靈是敵對的,不能並存,若神的工人無法順服聖靈,不除去血氣、人意,便不配能稱為神的工人了(猶19)

  1. 血氣使人無法順服(拿四1)
    神的旨意是要藉約拿傳警告,讓尼尼微誠人能悔改、離開惡道,有機會蒙憐憫,但約拿從開始就不想救他們,所以看到悔改蒙憐憫的結局就不悅發怒,可謂是不屬靈的人(林前二14),不能看透神的事,也不體會神的心意,哥林多教會的結黨紛爭、該隱所行不好獻祭也不蒙神悅納,亦都是陷溺在血氣中的表現,反觀保羅在第二次旅行佈道時能順服聖靈的「不許」,依照神的計畫,成就神更好的旨意(第三次才去馬其頓),則是我們的標竿。
  2. 血氣讓人主張自己
    約拿作工有果效,但結果不是他想要的,所以更覺得自己有立場說話,也說出許多話合理化自己先前逃避的行動作為。
    其實神的工人不能主張自己,也不可考究自己的榮耀,因為萬事都是領受而得、靠神才能成就的。(林前四7-8)唯有遵行神的旨意,時常反省自己,作工的果效才能隨著我們。(太七21-23)
  3. 血氣使人與神敵對
    (1) 禱告本是與神靈交好時光,但約拿卻用禱告抗議神,用求死威脅神。
    (2) 人若充滿血氣會心中麻痺,就算得罪神也無感。(創六3)
    信仰生活(工人在工作時亦然)的每分每秒,都要靠神的能力不斷打屬靈的爭戰,突破攔阻人認識神的計謀、把人的心奪回順服基督。(林後十3-4)

結論
想除去血氣不能靠著自己的能力,要跪下來禱告求主幫助(加四30),而想欲要事奉神,一定要除盡血氣、順服聖靈、儆醒而行。

信仰省思
我們有沒有在事奉時「不是滋味、對神或人抱怨」的經歷呢?請試著回憶那時的情境,用聖經的真理勉勵當時的自己。

核心聖句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____ ____的,乃是在神面前有____ ____,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____ ____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____ ____ _____ _____,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十3-4)

【清晨甘露】

都披上麻布 林崇道傳道

主題讀經:舊約聖經約拿書第三章5-10節

前言
約拿書的主題是「屬靈的事奉」,我們藉著查考約拿書也能藉著聖經的話語省察自己的事奉、看明神的心意。
雖然約拿(神的工人)背逆、逃避神的差遣、處處維護自己,但當他願意改變承擔時,不但風浪停止,連船上的水手信了;可見工人願意改變自己就是聖工,福音工作並不是表面的工作和活動,若我們揮舞著福音大旗卻不思改變自己,實在是很大的危機。
工人願意改變自己後就會經歷隱藏的操練,並產生悔改的造就。在本段經文中能看出約拿經歷隱藏的操練之後,更認識神並有力順服神差遣,有能力引導人真實的悔改歸向神、也能得到赦免,正如現今的工人能正確用聖經引導人(人人都需要悔改)看出悔改的方向,依合乎神心意的改正行動作為,看到神的救贖(但九3-7)。

本文:
一、尼尼微城的悔改
(一) 國王的行動(拿三5-6)
下寶座(心存謙卑)、脫朝服(打破自己)、批麻布(憂傷痛悔)、坐在灰中、不以自己為高人一等或有特權的,像掃羅王犯罪時嘴巴雖認罪卻仍想要先知撒母耳繼續尊榮他,反而是能如尼希米聽到耶路撒冷城的破落時,雖然遠在朝中當官,便憂傷痛苦一起承擔,不自外於以色列民,也如大衛王認罪後誠實的悔改(詩51:6)。
(二) 人民的行動(拿三7-9)

  1. 認罪:全城從大到小都(包含牲畜)都披麻、禁食,表達徹底而無保留的悔改、盡心盡性歸向神。(申三十2-6)。
  2. 歸向神:切切求告神(如路加福音十一章所教導的情詞迫切),原本未受割禮的心如今能謙卑下來專一尋求神,並且願意服罪孽的形罰。(利26:40-45)
  3. 改過: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有悔也有改才是真悔改,神的公義就是希望惡人離開惡道得存活(結十八21),所以我們應靠著聖靈的幫助(結十八30-31)真正改變錯誤、行神的義、更新生命。
  4. 自覺不配:尼尼微人是在沒有把握時就徹底悔改(拿三9),不是先問會否被赦免才決定是否悔改,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在浪子比喻中,小兒子能以謙卑的心、尊重父親的主權,寧可當雇工而不再想著回去當兒子,最終能提起決心回家的態度也是相仿。(路十五18-19)

二、神的察看
尼尼微全城從王到人民、從至大到最小的徹底悔改達到神面前,於是神憐憫他們,轉意不發怒,不降所說的災禍。(拿三10)

結語
不論仍在查考道裡的慕道朋友、每個信徒或想要事奉主的人,都要經歷悔改的操練,而能徹底悔改、轉離惡行、得神憐憫,關鍵則在於「信服神」的心意(拿三5)。

信仰省思

1.在聖經中還有哪一些徹底悔改的好榜樣呢?

2.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是否有時常懊悔卻無力改變的經驗呢?聖靈又如何幫助我們離開這個循環?

核心聖句
你和你的子孫若____ ____ ____ ____歸向耶和華─你的神,照著我今日一切所吩咐的聽從他的話;那時,耶和華─你的神必____ ____你,____ ____你這被擄的子民;耶和華─你的神要回轉過來,從分散你到的萬民中將你 ____ ____回來。(申三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