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甘露】

神國的待人原則 郭建男傳道

前言
馬太福音十八章裡藉由三個提問來闡述神國裡待人的原則。門徒問耶穌:「天國裡誰為大?」(1-11節)、耶穌問門徒:「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你們當如何?」(12-20節)、以及彼得問耶穌:「饒恕人到七次可以嗎?」(21-35節),最後耶穌以「沒有恕道的僕人」的比喻教導饒恕的真意。

本文
一、謙卑有愛心、不絆倒人
門徒問耶穌天國裡誰為大時,耶穌以小孩、小子為例,教導門徒彼此對待當有的心態。

(一)謙卑有愛心(1-5節)
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太十八4)。世人總想要受人尊重、擁有權利,然而在神國裡所看重的是要能夠謙卑自己,讓神的話語掌權,凡事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要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8)。

此處也進一步談到接待的觀念,不應以外貌、身分、地位差別待人,當以愛心對待屬靈家庭裡的任何人,新受洗、身心軟弱者就像是屬靈的嬰孩(小子),即使只是做到給一杯涼水的程度,都要得到主的紀念。

(二)不絆倒人(6-11節)
若在言行互動中傷害、絆倒(原意為:使人犯罪)人,自己也會相對的受到虧損。

倘若你一隻手,或是一隻腳,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倘若你一隻眼叫你跌倒,就把他剜出來丟掉。(太十八8、9)這段經文不是讓人以字面上的意思去執行。其中「手」象徵行為跟做法,在教會裡面當安靜低調做工、親手做工(帖前四11),而非追求表現自己;「腳」則象徵的立場與行事風格,當謹慎行事,具備屬世生活與屬靈的智慧,行在主的旨意中(弗五15-17)。「眼」則代表應追求屬靈眼光的全備,心意的更新變化,回歸到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中(羅十二2),才避免絆倒人的事發生。

二、彼此關懷、挽回、禱告

耶穌教導門徒當積極尋找迷失的羊,不可輕忽關懷的事而任憑他們跌倒。當知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雅五20)。

三、從心裡真正饒恕人
彼得問耶穌:「饒恕弟兄到七次可以嗎?」因為七次已是不容易達到的境界,而主耶穌的回答是七十個七次,也就是完完全全的饒恕。

耶穌接著講了一個「沒有恕道的僕人」的比喻(太十八23-35),主人動了慈心,將積欠一千萬兩銀子的僕人釋放並赦免了他的債;但那僕人卻不肯憐憫欠他僅十兩銀子的同伴,最終那惡僕也受主人無憐憫的審判。

「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太十八35)”從心裏”帶有積極饒恕人之意,而饒恕別人就是釋放自己,使自己將來面對審判時,得以藉著神的憐憫向審判誇勝(雅二13)。

結語

神的國不是死後才實現的天堂,更是今生要在我們心裡、家裡、教會裡實現的生命更新。

信仰省思

門徒為了誰為大而爭論不休,我們也曾這樣,常想為大嗎?

中心聖句

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____ ____的榮耀;只要存心____ ____,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二3)


【清晨甘露】

真正認識跟從主 郭建男傳道

前言

門徒跟從主的過程,主說了許多道理、比喻,也行許多神蹟,至《馬太福音》十六章,主提醒門徒要有正確信仰觀念、真正認識跟從主。

本文
一、防備錯誤教訓(5-12節)
「酵」能使麵團變大、蓬鬆、可口,在本段則指錯誤的教訓,主耶穌提醒門徒防備法利賽人和撒督該人的酵,可惜他們只想到物質的餅,主耶穌便點醒他們是小信的人(止於眼見),缺少屬靈的分辨和思考力,並解明必須防備的兩大酵。
(一) 防備法利賽人的酵
法利賽人的酵是「假冒為善」,只有敬虔外表而沒有實質(參提後三5)。要如何重視實質呢?可從保羅對提摩太的教導來學習:信仰中不可攙雜世界的觀念和做法、避免往來傳舌、道聽途說,要追求在言語上榮神益人、行為上做鹽與光、盡心愛神與愛人、信心堅持增長、追求完全聖潔、結出聖靈的果子。(提前四7、12)
(二) 防備撒督該人(神哲主義)的酵
撒督該人陷於世上小學「神哲主義」不相信復活之說的影響(西二8),逐漸發展出異端「諾斯底主義」,追求學習知識固然不錯,但要小心不可抵觸信仰甚至被錯誤思想擄去,要求神給我們智慧分辯真理和謬妄的靈。(約壹四2、5)

二、真正認識主(13-20節)
主問門徒「我是誰」,但門徒的答案卻都沒有正中核心目標;唯有使徒彼得(耶穌稱他為「西門.巴約拿」,有諧音的隱喻,意為「聽見聖靈的聲音」)在聖靈帶領下,精準地答出「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因此主耶穌賜給他(彼得意為是小石頭,此也預示教會要建立在靈磐石—及耶穌基督—上)天國的鑰匙,領人找到天國的門路,建立教會建立,而這把鑰匙就以聖靈降下應驗了:五旬節時聖靈初次降臨,建立了初代教會;哥尼流在聽道中被聖靈澆灌(徒十44-48),開啟了福音傳到外邦人的第一步。
我們對主耶穌真正的認識是什麼?通過什麼方式呢?
(一) 主耶穌是道成肉身的真神(約一14),帶來恩典與真理。
(二) 主耶穌是唯一的得救之路,靠著主的名才能到天父那裡。(約十四6、徒四12)
(三) 要從真理和聖靈認識主。(約五39、約十四16、約十六13)

三、 要真正跟從主(21-28節)
(一) 避免不合神旨的情感和愛心
彼得阻止耶穌受難的舉動不得稱讚,只依個人情感行事,對自己的信仰和整體教會的發展可能毫無益處的。
(二) 如何真正跟從主?

  1. 捨己:放下自我,不以自我為中心,多思想神的話語和旨意。
  2. 背起十字架:勇敢背起信仰和個人的十字架,如為堅持信仰而面對苦難、逼迫;工作、健康、家庭、情緒上的困境與憂傷。
    若不肯背起十字架,我們就能尋出千百個不跟從神的理由,然而我們的選擇跟屬靈生命很有關係,主耶穌也要根據個人的行為報應個人。

結論

有正確的信仰觀念而能真正認識跟從主,最終必得到天國的榮耀,盼望我們遵行主旨、前行不止,蒙主帶領同在,得著神的國。

信仰省思

我們曾有過賺取、贏得世界上的好處,但「生命」卻被耗損的經歷嗎?

中心聖句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人若賺得____ ____ ____,賠上自己的____ ____,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太十六25-26)

【清晨甘露】

天國比喻的提醒   郭建男傳道

前言

馬太福音第十三章裡,主耶穌用多個天國比喻教導門徒,其中種子代表天國的道理,撒種者代表主耶穌,種子落在人心田裡有各種不同反應,「有落在路旁,飛鳥(惡者)來吃盡了;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日頭出來一曬,因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裡,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太十三4~7)。「又有落在好土裡,就結實,有一百倍..」(8~9)。以「藏寶尋珠」比喻(44~46)提醒重視真道與信仰的建造,最後以「撒網」比喻(47~52) 在世界的末了,施行公義的審判,將義人與惡人分別出來。

本文
今天要從稗子、芥菜種、麵酵三個比喻(太十三24~43),學習活出信仰的實質,屬靈工程建立在真理的根基上,避免惡者的破壞。

一、 稗子的比喻(太十三24~30,36~43),稗子好比惡者進入教會,
與真信徒(麥子)混雜,外表很像,神暫容兩樣一起長,等到收割時,麥子留倉,稗子燒了。
(一) 避免假冒為善(太二十三13~24):
1.勿效法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能說不能行。(太二十三3)
2.警惕徒有敬虔的外貌,所行卻惡,違背真理。
3.重視信仰的本質(太五論八福),謙卑謹守真道,在主所立的根基上成長,多結果子。
(二) 避免有名無實(提後三5):
1.我們經水洗靈洗後,成為真正屬神的兒女,必須能結出美好的果子。如同枝子連在主耶穌真葡萄樹上,並時時修剪。(約十五1~5)。
2.聖靈的果子包含「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五22~23)
3.要結出果子與悔改的心相稱。(太三8)

二、 芥菜種的比喻(太十三31~32),原是百種中最小,卻長成高大的樹,並有惡者(飛鳥)宿其上:
(一) 避免重視虛榮:
1.教會由屬神的人組成,教會擴張,人數增長的過程,也會出現惡者的破壞,須謹慎不與世俗人意連結而追求人的重視。
2.需除淨肉體眼目的情欲與世界的驕傲(約壹二16~17),「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
3.抵擋魔鬼的方法:首要謙卑,真心順服神,常常親近神。(雅四6~8)
(二) 避免人意擴展:
1.避免過度擴張,卻缺乏信仰的實質;天國路的順序,必先能聽道聚會靈修,由內而外,如同馬利亞選擇上好的福分;而非追求外在事奉取代內在靈修,如馬大伺候的事多,思慮煩擾(路十41~42)。
2.避免沒有按主旨意的熱心,發於人意而做,卻未獲主的認同。(太七21)

三、麵酵的比喻(太十三33~35):
(一) 避免異端:
1.麵酵指邪惡的教訓,婦人指不好的教會。當避免教會中出現邪惡的教訓與事物。
2.用在基督裡的信心與愛心,持守純正道理的規模,除了常常聚會,也要每天讀經,在道理上進步。(提後一13)
3.「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三16~17)
(二) 避免惡事:
1.時常省察自己,行事端正,一件惡事都不做。(林後十三5~7)
2.凡事不能敵擋真理,只要專心依真理行事。(8)

結語

每個人當以真理建造屬靈的工程,在言行、靈修、事奉、生活實踐等各方面,多結善果,榮耀主名。

信仰省思

在生活中,是否曾出現上述三個比喻所需避免的現象? 如何克服?

中心聖句

你從我聽的那____ ____ ____ ____的規模,要用在基督耶穌裡的____ ____與____ ____,常常守著。(提後一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