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山教會安息日直播網址>>


================================================================
<<松山教會安息日直播網址>>
我豈能不愛惜 林崇道傳道
主題讀經(舊約聖經約拿書第四章第6-11節)
前言
約拿書的第四章主要談及「工人事奉後的儆醒」,從約拿書第四章第6節起,神展現出對約拿(神的工人)的百般疼愛、用許多方式教導他體會神的心,明白事奉神正確的態度。
工作完成有果效,不一定代表工人是對的或屬靈的,我們當學習主耶穌常退到山上禱告的事奉態度,常常自我省察。
本文:
身為神的工人,要能體會神的心意,方能好好事奉。
一、體會神對人的父母心
(一)父母對嬰幼兒的愛是出於本能,而尼尼微城中有不能分辨左右手(也沒犯什麼罪)的嬰幼兒12萬人。神對人的愛乃是不願意人在惡道上行,以至於死亡,和看見尼尼微人悔改免禍反而不悅發怒的約拿先知所存的心大不相同。
(二)神既然待我們如同牧人乳養羊羔、母親懷抱孩兒(賽四十10-11),工人也要如此,出埃及時,敬畏神的摩西之所以能一再地被百姓抱怨而未放棄繼續帶領的工作,便是因為他深切體會神的心意。(民十一12)
(三)使徒保羅對於眾教會也總是存著父母的心(帖前二8、林後十二12-18)。
(四)工人會因本性被扭曲、主觀太強、個性太鮮明,而無法體會或表達神無私的父母心。(何四11-12、16;七8、16)
(五)父母的心不是溺愛,乃是要有真理的引導。(林後七9)
二、體會神造就工人的心意
作聖工不是只求完成工作就好,真正的目的乃是要造就工人的靈性、建立工人和神的關係; 若是只求工作完成就可以,約拿書就只需寫到第三章尼尼微全城悔改免災就可結束,神不需要花心思來引導約拿,和約拿對話,引起他的思考和反省;所以今日受洗歸入基督的人,也應當要在服事中被神造就、一舉一動都能有新生的樣式,按著心靈的新樣來服事神,免得帶著舊人在事奉中發生各樣人際糾紛或不順服情況,不能得神的喜悅。(羅七6-8)。那麼究竟要如何事奉呢?
(一) 要與主耶穌同負「柔和謙卑」的軛,在禱告以主的話調整步態、與主同工、同行(太十一29)
(二) 要懂得捨己(太十六24),不體貼自己的意思,只體貼神的意思;如被患難困阨熬煉後謙卑順服的大衛王般,時時求問神的心意。(撒上二十至三2)
三、體會神的心,並被神的心被激勵
約拿書中,神動用了各種方式如大風浪、大魚、蓖麻、蟲、熱風、太陽…等來教育、引導約拿,除了表明神的用心之外,更顯示神對工人的愛與等待。面對神的用心,事奉神的工人應該要細細體察。被基督的愛激勵(林後六14),和主同心、同行,別讓主耶穌為我們擔憂。
結論
能事奉神是神驗中我們而給予的莫大恩典,我們不但要珍惜機會,也要在事奉當中常常省察自己、改變自己(這是最大的聖工)成為屬靈,才能符合神對工人的期望。
信仰省思
在事奉的過程中,我們曾有被神管教、引導,並從中領悟自己的心思和神的心意有所不同的經歷嗎?
核心聖句
原來基督的____ ____ ____ 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 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____ ____ ____ ____ ,乃為替他們_____ ____ ____ ____的主活。(林後五14-15)
幼年班學員見證分享
子辰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我大班的時候,有一天喉嚨很痛,媽媽就想說應該是感冒了,就帶我去給醫生看,醫生說我的喉嚨長水泡,而且都破掉了。說我得了「腸病毒」叫我在家裡休息,一個禮拜都不能去學校,以免傳染給同學。後來我就按時吃藥、常常洗手還有多喝水,爸爸媽媽和哥哥也都為我禱告,過了7天後我就發現我的喉嚨不痛了,腸病毒好了。非常謝謝 神看顧我,垂聽我們全家的禱告,願一切榮耀都歸給天上的真神,哈利路亞,阿們。
詠晴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我要升小學二年級,我剛到新環境的時候都很容易緊張。記得剛升上幼年班的時候,每次進到教室都會哭,剛去學校的時候也會哭,哭到老師和同學都認識我了。
但是感謝主耶穌的幫助,還有老師們的陪伴,過了一個月之後,我就不哭了,可以勇敢進教室聚會,也可以勇敢地上學。
學期末時健體老師和我們導師聊天的時候問:「詠晴現在還會哭嗎?」導師馬上回答「早就不哭了!」願一切榮耀都歸主的名,哈利路亞,阿們。
鈺盛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感謝主使我們每一天都很平安!在每一年的春季秋季靈恩會,我都很期待可以跟阿公、阿嬤一起回台東參加美蘭教會靈恩會。記得有一次,也是回台東參加靈恩會,我們開車要回美蘭的路上,在路上有一台白色車子,橫著在路中間,那時候天有點昏暗,阿公開車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就撞上去了。感謝主,主耶穌保護祂的兒女,我們都只有輕傷,有大能的 神拯救我們,使我們都平安。感謝主,願一切榮耀尊貴權柄都歸在神名下,哈利路亞,阿們。
瑞佑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每天睡覺之前,我都向 神禱告,求神讓我不要一直生氣,不要跟別人吵架,也求神讓我有好行為。
感謝神,我每天都有進步,也越來越能控制自己的行為,願一切榮耀歸與天上的真神,阿們。
以恩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有一次我們家去日本的遊樂園玩,快到閉館時間的時候,爸爸跟妹妹去上廁所,媽媽在看接下來的路程要去哪裡,我就自己上去遊樂設施玩。但是,我被後面的人推到,腳卡在地板的縫隙中,我心裡很害怕,因為已經快要到閉館時間了,但是媽媽不知道我在哪裡。我在心裡禱告,後來就有人幫我脫困,感謝神,願一切榮耀歸與天上的真神,阿們。
以喬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有一次,我因為跟爸爸吵架,覺得很難過。到了晚上睡覺前,我向主耶穌禱告,求神安慰我,讓我跟爸爸和好。隔天爸爸就像平常一樣陪伴照顧我,感謝神。
求神幫助我認真禱告及聚會。以後我能和最愛的爸爸、媽媽、姐姐,以及幼年班的小朋友跟老師,一起進入天國好地方,願一切榮耀歸與天上的真神,阿們。
芯潔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有一天我爸爸肚子很痛,我跟媽媽、姐姐一起在爸爸的房間幫爸爸禱告。禱告結束後,媽媽就去掛醫院的急診,帶爸爸去看醫生。感謝神,讓爸爸的手術很順利,爸爸從醫院回來以後說肚子裡面放了一個支架,現在已經不痛了,而且也恢復健康了。願一切榮耀歸與天上的真神,阿們。
立安
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有一天,爸爸開車帶我們回家的時候,媽媽以為爸爸會叫我下車,爸爸也以為媽媽會叫我下車,所以全家人都下車了,只剩我一個人在車上,門被鎖起來了我出不去。我一直叫,但是爸爸媽媽都沒聽到,我就很緊張又很害怕。我在車子裡就跟神禱告,求神讓爸爸或媽媽趕快找到我。媽媽到家以後,發現我人不見了,就跑下來找我,發現我被關在車上,媽媽就跑回家拿備用鑰匙,幫我開門,我就順利下車回家了。感謝神垂聽我的禱告,也安慰我緊張的心情。
願一切榮耀歸予天上的真神,阿們。
約拿的不悅與發怒 林崇道傳道
主題讀經:舊約聖經約拿書第四章1-5節
前言
在尼尼微城人聽了警告、信服神、徹底悔改、神轉意不發列怒後,先知約拿的工作可謂不但完成又很有果效,但他不僅不感謝神,反而大大不悅又甚發怒。
在約拿書第四章中,我們將探討「工人的儆醒」,為主工作的人若在事奉中保持儆醒的心,就能保守在神的恩典之中,反之則相當可惜。
本文
一、 神用工作果效突顯工人的軟弱(拿四2-3)
神能接納罪人的悔改,但工人的心態卻不然;約拿看到工作完成又有果效後,大大不悅地用禱告向神抗議,把自己的錯誤合理化,甚至以死威脅神。即便神仍用心對待這悖逆的工人,好言詢問「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但是約拿仍不領受、拒絕思考,執意在城東搭篷,坐下來觀察尼尼微城的後事,不肯接受神已轉意不發列怒的決定。可見失去儆醒的工人在事奉中會有以下反應:
(一) 因工作順利而更敢主張自己。
(二) 情緒發動,按血氣而行,想用自己的意思扭轉神的意思。
二、 神的工人要除去血氣(約一12-13、加四29)
血氣和聖靈是敵對的,不能並存,若神的工人無法順服聖靈,不除去血氣、人意,便不配能稱為神的工人了(猶19)
結論
想除去血氣不能靠著自己的能力,要跪下來禱告求主幫助(加四30),而想欲要事奉神,一定要除盡血氣、順服聖靈、儆醒而行。
信仰省思
我們有沒有在事奉時「不是滋味、對神或人抱怨」的經歷呢?請試著回憶那時的情境,用聖經的真理勉勵當時的自己。
核心聖句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____ ____的,乃是在神面前有____ ____,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____ ____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____ ____ _____ _____,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十3-4)
都披上麻布 林崇道傳道
主題讀經:舊約聖經約拿書第三章5-10節
前言
約拿書的主題是「屬靈的事奉」,我們藉著查考約拿書也能藉著聖經的話語省察自己的事奉、看明神的心意。
雖然約拿(神的工人)背逆、逃避神的差遣、處處維護自己,但當他願意改變承擔時,不但風浪停止,連船上的水手信了;可見工人願意改變自己就是聖工,福音工作並不是表面的工作和活動,若我們揮舞著福音大旗卻不思改變自己,實在是很大的危機。
工人願意改變自己後就會經歷隱藏的操練,並產生悔改的造就。在本段經文中能看出約拿經歷隱藏的操練之後,更認識神並有力順服神差遣,有能力引導人真實的悔改歸向神、也能得到赦免,正如現今的工人能正確用聖經引導人(人人都需要悔改)看出悔改的方向,依合乎神心意的改正行動作為,看到神的救贖(但九3-7)。
本文:
一、尼尼微城的悔改
(一) 國王的行動(拿三5-6)
下寶座(心存謙卑)、脫朝服(打破自己)、批麻布(憂傷痛悔)、坐在灰中、不以自己為高人一等或有特權的,像掃羅王犯罪時嘴巴雖認罪卻仍想要先知撒母耳繼續尊榮他,反而是能如尼希米聽到耶路撒冷城的破落時,雖然遠在朝中當官,便憂傷痛苦一起承擔,不自外於以色列民,也如大衛王認罪後誠實的悔改(詩51:6)。
(二) 人民的行動(拿三7-9)
二、神的察看
尼尼微全城從王到人民、從至大到最小的徹底悔改達到神面前,於是神憐憫他們,轉意不發怒,不降所說的災禍。(拿三10)
結語
不論仍在查考道裡的慕道朋友、每個信徒或想要事奉主的人,都要經歷悔改的操練,而能徹底悔改、轉離惡行、得神憐憫,關鍵則在於「信服神」的心意(拿三5)。
信仰省思:
1.在聖經中還有哪一些徹底悔改的好榜樣呢?
2.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是否有時常懊悔卻無力改變的經驗呢?聖靈又如何幫助我們離開這個循環?
核心聖句:
你和你的子孫若____ ____ ____ ____歸向耶和華─你的神,照著我今日一切所吩咐的聽從他的話;那時,耶和華─你的神必____ ____你,____ ____你這被擄的子民;耶和華─你的神要回轉過來,從分散你到的萬民中將你 ____ ____回來。(申三2-6)
少年班學員見證
〔信仰尋根〕
立迦
劭箴
傳恩
語彤
願一切的榮耀歸給天上的真神,阿們。
鈺臻
願一切的榮耀歸給天上的真神,阿們。
博昀
得力的服事 林崇道傳道
主題讀經(拿三1-5)
前言
約拿書的第三章的主題是「得力的事奉」。
約拿被被吐在旱地上後再重新進入尼尼微城,其後的工作成效可說不可思議,然而如此得力的事奉卻是通過一番操練才造就出來的。(拿二10、三4)
事奉神的工人從事前預備、事奉過程到事奉後的省察,都要以真理為依歸;主耶穌也在事奉的前、中、後時時禱告,在禱告中得到神的話語引導。
神差遣工人是為了要滿足神的需要,必會明確指示,但事奉神的人雖明白神的旨意,能順服嗎?約拿兩次被呼召,過程中的行動作為、心境轉折、神的引導與安排值得深思。
本論
一、神的託付不打折(拿三1)
若遇隱藏的操練不用著急,在事奉之前必有靈修的操練,要誠實面對神,和神恢復關係。
(一) 隱藏的操練是必須的
使徒保羅事奉初期雖有能力卻使教會不安定,所以他回到大數隱藏起來,他離開後「教會得平安、被建立」(徒九22-24、31);保羅在隱藏期間不斷的和神建立關係、得到神的啟示、堅定使徒的權柄,直到巴拿巴在關心教會之途中去找出隱藏的他後(徒十一25),才再次更堅定、不畏質疑地用真理造就眾教會甚至今日的我們。
(二) 神的揀選是沒有後悔的(羅十一29)
神揀選猶太人不後悔,而神揀選我們來事奉祂同樣不後悔,正如約拿雖然不好,但神並未換掉他或取他性命,而是繼續教導他、給他機會。
(三) 體會神的救贖,善用恩賜事奉主(弗四7-12)
神把各樣的「恩賜」(與哥林多前書中,聖靈隨己意賜給個人的恩賜相同)賞給我們,從個人得到救贖開始,進一步領受屬靈的恩賜來服事、造就教會。體會神救贖之恩的人必會善用恩賜,各盡其職事奉主(來十二28)。
(四) 在操練中檢視和神的關係
約拿以為自己熱心事奉神,事實上卻悖逆逃避神,直至經過隱藏的操練後,神再一次差遣祂,其中體現出神對工人的愛和用心,而約拿(也是今日的工人)也要能在隱藏中深深地考察自己再歸向神、投靠主,再次接受呼召與差遣(拿二2-9) 、(林後一8-11)。
二、再次宣告神的話(拿三2)
(一) 神首次呼召約拿他無力遵行,但經過的操練練後,就生出力量能不計成果、不灰心喪膽地去傳警告、滿足神的公義,先知以賽亞和使徒保羅的經歷也相仿。(賽六8-10、林後四1-2)。
(二) 事奉要完成神在我們身上的旨意,不是展現自己。
三、清楚知道工作方向
(一) 神藉著操練修正約拿的方向。使他能夠回到尼尼微、走進尼尼微。(拿三3)
(二) 藉著操練能更清楚神所指示的服事方向(徒十六6-10),而工人也要順
服神給的方向,查驗聖靈的意思、謹慎服事。
結論
約拿經歷了隱藏的操練,在此中改變自己,其後神的話語再次且不改變的臨到他,讓他清楚知道神的方向並且重新得到力量能遵行神的吩咐,這樣的事奉過程,我們也要經歷。
信仰省思:
「改變自己就是最大的聖工」,請分享我們用神的話語省察並改變自己的經驗。
中心聖句:
我們既然蒙____ ____,受了這職分,就____ _____ ____,乃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理,只將 ____ ____表明出來,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林後四1-2)
有信心
講道:賴大成傳道
前言
宗教教育就是教導我們的信仰、培養我們的信心,我們若沒有信心就會失去信仰,非常可畏。
想要討神喜悅、就要從有「敬畏神」的態度開始,對真道有所認識、不以自我為中心、能明辨是非、心中有神的人才是神所愛的;除了對神的態度正確以外,對自己的態度則要「守聖潔」,珍惜看重自己的身心靈,追求神的聖潔;珍惜自己外我們更要對人存著善心與良心,在生活中行道,即「行良善」。「敬畏神、守聖潔、行良善」正是宗教教育所想要栽培孩子的形象。
今天談及討神喜悅的最後一個徽章是「有信心」,我們隨時都要有信心,若沒有信心就不像一個屬神的基督徒了。
本文
談及有信心,從希伯來書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查考最為清楚,在這章中提到許多有信心的古聖徒,今日信徒的名字雖然沒有寫在聖經裡面,但是到天家的時候,有信心的名單可能也有你和我。
一、信心的定義(來十一1-3)
(一) 信就是所望知識的實底。
實底即是答案或證據,例如對救恩的計劃或是天國的存在,某些人只以為是知識,但是我們卻相信,知道必有,我們便和他人不同。
(二) 未見之事的確據。所信之事雖然還沒有見到,但是就像已經有了證據一樣,有並且保持信心使我們能從讀聖經而明白並相信神造天地,一切都是因為有神創造才存在。
二、信心是因信神才開始(來十一4-6)
還沒有信神、不認為世界是神造的,信仰就還未能入門,而因為相信也會得到證實,如亞伯因著信被稱義(雖然被該隱所殺,卻是神悅納的)、以諾因著信而被神接升天,不經過死亡,也因他與神非常親密、能明白神的旨意才會因信為兒子馬土撒拉命名(此子過世災難就臨到)……,他們都是討神喜悅的榜樣(來十一5)。信心也要經過許多磨練才能堅定,先憑信心討神喜悅,才能夠為主發光。
三、 信仰三寶:信、望、愛(林前十三13)
信了耶穌、讀懂了聖經,在聖靈的帶領下就能以耶穌為主為王,在追求中不斷紮根,明白道理,而不會被異教之風牽引搖動。
四、 憑信心度過成長過程中的波折考驗。
不論在求學時期或職業生涯都會遇到種種考驗,我們應用信心求神彌補自己的缺乏或無能之處,不要主耶穌放在一邊,自己想辦法;若是願意拿出信心求告主,信心也更能逐漸增長。
結論
一、 信仰需要日積月累、兢兢業業地經營。從小就從時常聚會紮根。
二、 聚會不可少、學業亦不可偏廢,然而信仰是一切的根基。
三、 萬有都是主掌權的,我們要在困境中忍耐並努力前行,若有信心在主裡生活,必有所收穫和體會。
信仰省思
請和家人分享一個在成長過程中憑信心靠主度過難關的經驗。
核心聖句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__ __ ,是未見之事的__ __。古人在這___ 上得了美好的證據。(來十一1-2)
主是幫助我的 車劭騏弟兄
為什麼,我們會選擇「相信」這個信仰?
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大部分的原因,都在「體驗」的範圍中,不論是在心理、生理各方面,神都在幫助我們。而我認為只要感受到神的幫助,就是一種體驗。
感謝主,我一出生就在教會中長大,所以其實沒有所謂的選擇,這是好的,可以認識神是很幸運的一件事,但是我們從小信主的這種人,就少了那種因為體驗而來信主的那種信心。
從小信主的人,也可能將體驗習以為常,常常讓我將對神的體驗沒有太放在心上,直到我開始回想,會發現神的愛真的很偉大,而有幾件事真的對我生命很重要。
一、 我從出生半年左右,開始有氣喘的問題,一旦發作,就嚴重到必須看醫生、吸擴張劑,如果在深夜中氣喘發作需要急診就醫,家人都很擔心,只能禱告神交託主。三歲時,神讓我作夢,夢中主來到我的床邊抱起我,告訴我雖然生病了,但是我的病會好;隔天我馬上告訴家人,大家都感謝神,感到平安喜樂,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確實漸漸好轉,很感謝神!
二、 我在國小三年級時,遇到一位很嚴格的老師,每天考試、功課都很多,壓力比較大。有一天我生病了,請了幾天假,當身體稍微恢復、準備回到學校上學那天,一到學校樓梯前卻又頭暈,加上請假嚴重影響學習進度,課業、身體雙重壓力下,隔天開始,一要到上學時間我就哭泣,用哭泣來逃避,我的家人們同心合意的為我禱告,後來神在我游泳時開了我的耳朵聽到讚美詩295首《洗腳禮》,提醒我調整心態,倚靠神學習勇敢面對壓力,感謝神,在神的幫助之下,我重新建立自信,克服難關,也獲得很大的成長。
感謝神,若不是神的幫助,我可能沒有辦法面對,到現在還被困在逃避的囹圄之中,所以神的幫助對我們很重要。
神給我們的體驗,不論是生理、心理,或是我們生命中有所不足的地方,我們若願意跟神求、並遵循神的旨意,祂就必幫助我們,當有時候神帶領的方式或許和我們想像的不同,不要灰心,要相信神一定有更美好的安排。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節經節: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一一二1-2)
我的見證到此,願一切榮耀歸給天上真神,哈利路亞,阿們!
行良善—-抬頭拜神俯首待人 蔡又晴弟兄
主題讀經:
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惡行,要止住作惡,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賽一16-17)
前言:
何謂良善、正義、公平?簡單地說用合宜的方式來對待別人。
人會作惡是因為覺得自己偉大;但看看最近的災難如夏威夷野火、河北暴雨……,自以為偉大行得通嗎?
人在大自然面前和神面前需要先謙卑,即先「敬畏神」,如果人連神都不怕,就不可能談公義、良善等抽象概念;反之,能謙卑敬畏神就能行出神眼中的良善。
本文:
一、 信仰是從小愛走向大愛的過程:不要抬頭拜神卻忘了俯首待人
我們在信仰上是否「只抬頭拜神,卻漠視周遭的人」?除了自己追求神的道理,我們也要自省是否有成為耶穌在世上的代言人,身體力行實踐主道。(路十八10~14)
二、在神的眼中眾人平等 沒有高人一等
(一) 神是打破階級、貧富和各種不合理桎梏的主。(路九56)當信徒在教會中待久了,要小心落入『真教會的信徒比別人更優秀,更尊貴』的思維陷阱。
(二)我們蒙救贖並非因比人優秀,也不會因蒙拯救而高人一等;既僅是蒙恩的罪人,就不可自高,反而更有責任來擴散主的愛、公平與和良善。
(三)教會也是打破階級的地方,無論身分如何,我們都共有一位在天上的主。(提前六1~2、弗六9)
思考1:我們是否有跟貧苦的人、窮困的人、生病的人站在一起?還是我們覺得教會內是相當完美的場域,未關懷他人需要?
思考2:如果家中有外籍勞工,我們是否有善待他們?使他們因為在你的家,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幸福?
三、不要只責備世界,忘了教會也要定期的自省
(一)當我們覺得哥林多教會太骯髒污穢時(林前五1-2),回頭看看我們完美了嗎?是否還有許多要進步的地方?我們習慣用聖經的標準來衡量不信主的人,卻忘了需要來衡量的正是信主的人。(林前五11~13)所以應當時時反省並要悔改,把接受福音的初衷找回來。(啟三2~3)
(二)教會是多樣性的聚合,需要彼此理解與尊重。
初代教會選立的七位執事(徒六1~5),依名字來看全是希臘化名字,可想他們若非是希臘化猶太人就是接受福音的外邦人,也才需要他們來照顧教會中相同背景的弟兄姊妹。
(三)文化的突破與散布總是與傳揚福音同步進行。回想腓利向埃提阿伯(現今衣索比亞地區)的太監傳福音的過程,讀起來很簡短,實際上卻要有極大跨越文化的勇氣才能夠和膚色、語言、習性都不同的人分享福音;在教會中,人們有不同的習慣、外表和背景,更需要和睦相處、平等相待、實踐良善。
結語
在主題經文當中,以賽亞先知教導我們要學習向神逐步靠近,從個人層次(除惡行善)至社會層次(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再到國家層次(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都要自我省察和調整。若我們曾從時時要求自己變成僅僅要求別人;今天就讓我們重新自我要求,行神眼中的良善。。
信仰省思
對於身邊需要幫助關懷的人群,我們是否站在同理的角度,看見他們呢?請分享我們這週的關懷行動。
中心聖句
『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____ ____,要止住作惡,學習____ ____,尋求____ ____ ____ ____,解救____ ____ ____ ____ ;給孤兒____ ____,為寡婦 ____ ____。』(賽一16~17)
主題:討神喜悅──敬畏主
主領:林瀚藝弟兄
前言
今年松山教會宗教教育月的主題是「討神喜悅、為主發光」,想為主發光之前,必須先討神喜悅,而討神喜悅的第一個課題就是學習「敬畏主」。 主耶穌就是,討神喜悅、為主發光」的模範,他在約旦和受約翰的洗,盡諸般的義後,天就為他而開、聖靈降下並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藉著聖靈加添的力量,主耶穌在曠野受到並且勝過魔鬼的試探,發出光來。可見我們若也能盡諸般的義、做該做的事情 (即敬畏主),也能討神的喜悅。
本文
如何學習敬畏主
拿伯、保羅,甚至為傳道被石頭打死的司提反、為成全救恩而忍受十架苦刑的主耶穌等許多聖經中的敬虔人,都是深刻認識道理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這樣的人乃是世界不被擁有的人(來十一38),是我們的榜樣。
結論:活出敬畏主的樣式
一、主耶穌替我們死,我們要替主耶穌活,盡心盡力效法主,活出基督的樣式。
二、甘心樂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捨己(把軟弱的自己除掉)跟從主
三、不敬畏神就是藐視神,大衛犯罪得罪神時,神對他的教訓正是他「藐視主」了(撒下十二9)。
四、敬畏神的終極表現就是能順服主,討神喜悅、為主發光,也蒙恩得福。
信仰省思
一、在安息日前的週五夜,我們有哪些為守安息日預備的習慣呢?
二、請試著描繪出一個敬畏主的人在職場、學校或教會中的形象。
核心聖句: 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____ ______追求____ ____他。他出現確如____ _____;他必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何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