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甘露】

約拿的不悅與發怒 林崇道傳道

主題讀經:舊約聖經約拿書第四章1-5節

前言

在尼尼微城人聽了警告、信服神、徹底悔改、神轉意不發列怒後,先知約拿的工作可謂不但完成又很有果效,但他不僅不感謝神,反而大大不悅又甚發怒。

在約拿書第四章中,我們將探討「工人的儆醒」,為主工作的人若在事奉中保持儆醒的心,就能保守在神的恩典之中,反之則相當可惜。

本文
一、 神用工作果效突顯工人的軟弱(拿四2-3)
神能接納罪人的悔改,但工人的心態卻不然;約拿看到工作完成又有果效後,大大不悅地用禱告向神抗議,把自己的錯誤合理化,甚至以死威脅神。即便神仍用心對待這悖逆的工人,好言詢問「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但是約拿仍不領受、拒絕思考,執意在城東搭篷,坐下來觀察尼尼微城的後事,不肯接受神已轉意不發列怒的決定。可見失去儆醒的工人在事奉中會有以下反應:
(一) 因工作順利而更敢主張自己。
(二) 情緒發動,按血氣而行,想用自己的意思扭轉神的意思。


二、 神的工人要除去血氣(約一12-13、加四29)
血氣和聖靈是敵對的,不能並存,若神的工人無法順服聖靈,不除去血氣、人意,便不配能稱為神的工人了(猶19)

  1. 血氣使人無法順服(拿四1)
    神的旨意是要藉約拿傳警告,讓尼尼微誠人能悔改、離開惡道,有機會蒙憐憫,但約拿從開始就不想救他們,所以看到悔改蒙憐憫的結局就不悅發怒,可謂是不屬靈的人(林前二14),不能看透神的事,也不體會神的心意,哥林多教會的結黨紛爭、該隱所行不好獻祭也不蒙神悅納,亦都是陷溺在血氣中的表現,反觀保羅在第二次旅行佈道時能順服聖靈的「不許」,依照神的計畫,成就神更好的旨意(第三次才去馬其頓),則是我們的標竿。
  2. 血氣讓人主張自己
    約拿作工有果效,但結果不是他想要的,所以更覺得自己有立場說話,也說出許多話合理化自己先前逃避的行動作為。
    其實神的工人不能主張自己,也不可考究自己的榮耀,因為萬事都是領受而得、靠神才能成就的。(林前四7-8)唯有遵行神的旨意,時常反省自己,作工的果效才能隨著我們。(太七21-23)
  3. 血氣使人與神敵對
    (1) 禱告本是與神靈交好時光,但約拿卻用禱告抗議神,用求死威脅神。
    (2) 人若充滿血氣會心中麻痺,就算得罪神也無感。(創六3)
    信仰生活(工人在工作時亦然)的每分每秒,都要靠神的能力不斷打屬靈的爭戰,突破攔阻人認識神的計謀、把人的心奪回順服基督。(林後十3-4)

結論
想除去血氣不能靠著自己的能力,要跪下來禱告求主幫助(加四30),而想欲要事奉神,一定要除盡血氣、順服聖靈、儆醒而行。

信仰省思
我們有沒有在事奉時「不是滋味、對神或人抱怨」的經歷呢?請試著回憶那時的情境,用聖經的真理勉勵當時的自己。

核心聖句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____ ____的,乃是在神面前有____ ____,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____ ____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____ ____ _____ _____,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十3-4)

【清晨甘露】

主題:討神喜悅──敬畏主

主領:林瀚藝弟兄

前言

今年松山教會宗教教育月的主題是「討神喜悅、為主發光」,想為主發光之前,必須先討神喜悅,而討神喜悅的第一個課題就是學習「敬畏主」。 主耶穌就是,討神喜悅、為主發光」的模範,他在約旦和受約翰的洗,盡諸般的義後,天就為他而開、聖靈降下並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藉著聖靈加添的力量,主耶穌在曠野受到並且勝過魔鬼的試探,發出光來。可見我們若也能盡諸般的義、做該做的事情 (即敬畏主),也能討神的喜悅。

本文

如何學習敬畏主

  • 合神的心意:
    1. 不冒犯神:大衛在被掃羅追殺的逃命歲月中受盡委屈和壓迫,見掃羅在洞中大解時看似終於得到機會除掉他,但他決意不殺神的受膏者,尊重神對掃羅的主權。(撒上二十四6)
    2. 尊重神的工人:童子們戲笑以利沙先知是因內心輕視神的用人,真正得罪的對象是神,所以被咒詛,至少42人被熊撕裂。(王下二23)
    3. 恭敬教會中的長輩: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利十九32)
    4. 自我珍重:我們的身子是聖靈的殿,所以應該要尊重自我、不讓世俗玷汙自己(林前三16);要思考所聽、所看、所言、所行、所思、所想是否配得上聖靈同住?當我們受邀參加主(天上王)的筵席,是否有穿戴合宜整齊的義袍,安然赴約座席呢?
  • 追求認識主
    1. 認識主方能討神喜悅(何六3)
    2. 拿伯深諳誡命、律例、典章,所以當亞哈王想要用高價取得他的葡萄園,能不為所動,謹守利未記的吩咐(利二十五30-38)而拒絕亞哈王,雖然這個決定導致他被陷害而死亡,但這樣的死去在神的眼中卻是寶貴的(詩一一六15),遠高於出讓葡萄園的價值。
    3. 保羅曾經對於無理吩咐人對他掌嘴的亞拿尼亞發怒,後來得知對方是大祭司時,因對聖經教導的了解,就立刻修正自己的態度,表達「不可毀謗你百姓的官長。」(徒二十三5-7)
    4. 如何認識主:為了認識主、了解神的心意而討祂喜悅,我們平常要多讀聖經、常常禱告,實行家庭祭壇,分享神的話語和信仰生活的體會。

拿伯、保羅,甚至為傳道被石頭打死的司提反、為成全救恩而忍受十架苦刑的主耶穌等許多聖經中的敬虔人,都是深刻認識道理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這樣的人乃是世界不被擁有的人(來十一38),是我們的榜樣。

  • 時常親近主
    1. 常常聚會:以色列百姓每年都在固定的時間要上耶路撒冷去朝見神(出二十三14-17),現今我們也要常到教會敬拜神,不可和神疏遠。
    2. 看重安息日:父母親重視安息日就能幫助孩子分辨出安息日的寶貴和重要性。具體而言,補班補課日前的星期五願意帶孩子到教會聚會、不安排孩子在安息日參加補習課程、自身不在安息日工作都是親近主的示範。

結論:活出敬畏主的樣式

一、主耶穌替我們死,我們要替主耶穌活,盡心盡力效法主,活出基督的樣式。

二、甘心樂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捨己(把軟弱的自己除掉)跟從主

三、不敬畏神就是藐視神,大衛犯罪得罪神時,神對他的教訓正是他「藐視主」了(撒下十二9)。

四、敬畏神的終極表現就是能順服主,討神喜悅、為主發光,也蒙恩得福。

信仰省思

一、在安息日前的週五夜,我們有哪些為守安息日預備的習慣呢?

二、請試著描繪出一個敬畏主的人在職場、學校或教會中的形象。

核心聖句: 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____ ______追求____ ____他。他出現確如____ _____;他必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何六3)

2019年春季靈恩佈道會講道錄音已全部上線

2019年春季靈恩佈道會講道錄音已全部上線,歡迎各位同靈下載聆聽

20190423(二) 袁松榮傳道_出乎意料的平安(詩歌見證會)

20190424(三) 趙四海傳道_省思信仰得真智慧

20190425(四) 趙四海傳道_認識真神得真平安

20190426(五) 趙四海傳道_信靠耶穌得真生命

20190427(六) 馬家驎執事_與神相遇(上)

20190427(六) 趙四海傳道_生活中體驗神

20190428(日) 馬家驎執事_與神相遇(下)

20190428(日) 趙四海傳道_洗腳禮

20190428(日) 趙四海傳道_聖餐禮

咪寶癱瘓了

松山教會 榮雲霄姐妹見證:

我家養了七年的短毛臘腸狗「咪寶」忽然後肢無力無法走路了,也引發尿失禁,因牠已養成去廁所大小便的習慣,雖然已不良於行,牠仍然拖著牠無力的後肢奮力的爬向廁所,看著牠無奈受挫的眼神,全家都很難過,所以當牠要大小便時,我便快速地抱牠到廁所,每次拖著牠的後肢時,便呼求神憐憫醫治,並相信普天之下只有主耶穌可以讓狗狗復原(王下五15乃縵)。

在民國104年7月26日送去獸醫院時,醫生照了兩張X光片後,說脊椎有多處骨刺狀況(這也是臘腸狗的最大弱點),若做手術需花費十幾萬,而且成功率不高,若做針灸每次療程七次要七千元,還不知有效否,於是我決定求告全能的神,求祂憐憫,我說:「主呀!祢憐憫我家的狗狗也就是憐憫我!」,因每次牠拖行著尿尿,我就得拖地,我覺得我幾年拖地都沒有這兩個月拖的多。

在兩個月後的某一天,牠圍著先生的腳旁時,忽然站起又搖著尾巴(原本也無法搖尾了),我以為我看錯了,急忙拿手機錄影下來,從此牠恢復了一切跑跳行為,好像從沒發生過癱瘓的事,有一天摸著牠的後腿,驚訝發覺其實牠的後肢仍是軟弱無力的,但神要我們知道,一切都是祂的大能憐憫我們,要我們不時的紀念祂的大恩典!

我們有申請居家照護來為先生洗澡,她也是位基督徒,她看狗狗癱瘓了兩個月,當她看到狗狗恢復正常行走時,指著狗狗大叫:「神蹟!」,她問我是否有為狗狗禱告,我說:「當然,天天呼求!」,她說:「那現在呢?」,我說:「現在我總是摸著狗狗說我們好感謝神喲!」

為了確認事發的時間,我去獸醫院查問看診的時間,我告知掛號小姐:「我家的狗狗已完全好了,主耶穌醫治了牠。」她也很高興的說:「太好了!」這次秋季佈道會發傳單的時候,我還特別送了見證單給那位小姐,因爲診所就在教會附近。

忘了隔了多久,咪寶曾二度癱瘓,但仍蒙主耶穌的憐憫,很快又恢復了行動自由,一直到如今,有時要吃飼料餐時,還可以用跑的跑到餐碗前等候。

感謝主!願榮耀歸給祂!

耶和華啊,祢的慈愛上及諸天;祢的信實達到穹蒼。祢的公義好像高山;祢的判斷如同深淵。耶和華啊,人民、牲畜,祢都救護。

(詩卅六5-6)

使你的燈常常點著

藍溪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把那為點燈搗成的清橄欖油拿來給你,使燈常常點著。 (27章20節)

 

我這年紀的人用過油燈的應不多,但只靠蠟燭照明的經驗倒是有的。小時候每當有颱風警報時,就得備好蠟燭與火柴,以免停電了摸黑。記得讀小學時,有一年中秋節卻逢颳颱風,晚上停電,一家人圍著飯桌,就著一根蠟燭的微弱亮光吃月餅和柚子。屋外呼嘯的狂風與隨時會淹進屋裡的水,竟都因著那盞昏黃的燭光而不那麼令人害怕了!

 

神就是光,一切光與善的源頭。神也要祂的子民行在光明中,免被黑暗所噬。所以我們應將自己的燈隨時備滿油,燈火常亮,如同那五個聰明的童女,預備了油在器皿裏。當夜裏新郎到了,便能立刻與他一同進去坐席,而不至被屏棄在門外,錯失良機扼腕嘆息。(太25:1-11)

 

「我的燈需要油,求主常賜下!」

這首輕快的青年詩歌曾伴著許多人長大。但我們是否如歌詞所言,常求主賜下油注滿燈?亦即在每天的禱告中,常常祈求聖靈充滿,引導我們的心思意念、言行舉止,如燈火時時挑旺,不僅照亮自己的路,使不至絆倒走偏,還能讓周遭的環境與人們,因著我們明亮的燈光,良善美好的德行,亦同感來自於神的溫暖與希望!

 

神吩咐亞倫和他的兒子,在會幕中法櫃前的幔外,從晚上到早晨,亦即黑暗的夜晚,要在耶和華面前經理這燈,且成為以色列人永遠的定例。(出27:21)我們的燈是否也總是備足,從眾光之源真神而來的清橄欖油,放在燈臺上,成為這暗眛的世代中一盞不滅的明燈,讓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而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神呢?

 

【太五15-16】「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