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主愛光明中(撒母耳記上第二十章) 郭建男傳道
前言
主所賜給我們新命令,是要我們彼此相愛;我們是從黑暗中進入光明的,所以要行在主的光明中,而主的真光就是恩典與真理;除了行在光明中,更要住在光明裡,住在光明中的人會用充滿愛,能愛弟兄,如此就不會絆倒人也不會被絆倒,有關於行在甚至住在光明中的道理,可以藉著《撒母耳記上》二十章中,充滿忌妒及仇恨的掃羅和彼此相愛的大衛與約拿單兩種明顯的對比來學習。(約壹二8-10、約一14)
本文
一、 真心相待、真誠相助(1-11節)
-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大衛和撒母耳住在拉瑪的拿約,而在掃羅先是派人、後是自己來尋索大衛時,神也利用所派的人甚至是掃羅本身受感說話的狀況(暫時控制掃羅的行動),阻止了捉拿大衛的行動,這樣暫時解除危機也是給予大衛逃離的機會,也為不連累撒母耳先知,他便離開了拉瑪。
接著大衛見了約拿單,道出心中疑惑,這時的拿單雖不明白掃羅確實定意殺害大衛(他可能認為掃羅是短暫受到邪靈干擾),但大衛向他表明自己「離死不過一步」,他也願意聆聽。
雖然大衛的處境非常痛苦,但是這是神對所要用的工人必有的操練,其後大衛也有所體會。(詩三十九90) - 真心願意幫助
約拿單(王的兒子)和大衛(王想殺的人)真誠地討論應對方案(箴十七17),決定利用大衛缺席初一日(民八11-15,提到初一,要獻燔祭;素祭、贖罪祭、殿祭並吹角)的宴席來測看掃羅的反應,如果掃羅大發雷霆,就能證實他對大衛的殺意。
能夠擁有和我們同生死共患難的家人或朋友很難得,我們要能珍惜。 - 彼此誠心討論
大衛和約拿單再更深入的討論若確認掃羅王的心意後,如何應對。
二、 以神的愛幫助我們(12-23節)
表面說好聽話的愛是虛假的,真正相愛就要有實際行動(約壹三18)
- 要愛人如己(並且以神的愛愛人)
約拿單表明如果確定掃羅的殺意,一定會通知,這說明了約拿單將會在兩難的處境中選擇犧牲自己的利益、按照真理而行;雖然他是王的兒子,但是掃羅想要做的事情不符合神的公義,他不會附從於父親(想爭取王位),另外約拿單也在此時和大衛結盟(立約),請大衛恩待他及他的後代。
約拿單能做出這樣高尚的決定,是因為他有敬畏神的心態,靈修的功夫也下的很足夠。 - 運用智慧尋找方法
討論通知大衛的方式;約拿單會在初三日前往以色的磐石射箭並要童子協助取箭,若說把「把箭找回來」,表示大衛可以回來;若說箭在前頭,則表示神打發大衛離開。(這也表示者兩人相信並且接受,就算大衛要繼續逃亡,其中也有神的旨意) - 以神為證
兩人的對話以神為證,不需要另立契約,提醒我們做人處事都要在光明之中(弗五8-10),結出光明的果子(良善、公義、誠實結合),體會主的旨意,討主的喜悅。
三、 真誠的愛勝過考驗(24-42)
- 按照所立志的方向去行
兩人依照約定執行,大衛藏躲,約拿單觀察掃羅的反應。宴席的第二天掃羅詢問「耶西的兒子」(顯示他的心和大衛很疏遠)為何沒有參加時,約拿單說出大衛的理由。 - 從對方(本章是掃羅)的態度觀察想法
掃羅聽後的反應正如大衛所料,掃羅明確表達大衛若還存活,約拿單就不能繼續當王了,其後約拿單進一步完成約定,把消息告訴大衛。
當我們和他人溝通對話時,也要會察言觀色、運用智慧和人相處,不要急於表現自己,只說不聽、依照本能行事。 - 願神在你我中間為證
大衛與約拿單的約定是一言為定,沒有白紙黑字,但是有神在兩方之間作證。
結語
神的眼目都鑒察人的行為和內心,神容許火般的試煉臨到我們(雅四12-17,就表示要使用提升我們,並將使苦難轉變為屬靈的榮耀。我們若為主的名受苦,不要以為羞恥,反而要歸榮耀給神,反之謹慎自守,不要受苦。
苦難與操練是必會經歷的.但不論遇何事故,我們總要行在主愛光明中
信仰省思
我們的身邊有沒有像約拿單一樣的好朋友?沒有私心、真誠對待我們,和我們一起在信仰上長進、一起更加親近神?試著向他表達我們的感謝與珍惜。
中心聖句
____ ____乃時常親愛,弟兄為____ ____而生。(箴十七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