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甘露】

落下又升起的太陽  黃嘉倫弟兄

前言
士師時代的選民,由於長期和迦南人混雜而居,學習農耕文化的過程也學到他們的宗教觀念,事事都以本身利益為考量,隨自己的心意拜神、甚至也崇拜迦南人的神明,所以陷入數百年悖逆、受苦、呼求、被拯救、又悖逆……的慘澹循環。
參孫是記錄在《士師記》中最後的士師,他名字的意義為「太陽」,在黑暗的士師時代,因著神對選民的慈愛,在應許之中出生並且歸神為拿細耳人,成為士師;參孫的人生並不體面,過程中有許多的失落與失敗,但是藉著查考他一生的景況,可以讓我們今日的信徒得到許多反思和學習。

本文
一、 參孫(太陽)的誕生

  1. 參孫出生前,以色列民已受到非利士人壓制四十年,或許是麻痺也或許是過於失望,他們並沒有在此時乎求神,因此神向參孫父母顯現,應許要生出參孫並且要當拿細耳人,是神主動的慈愛,將為黑暗的時代帶來一道光。
  2. 參孫的父母是住在瑣拉地區的但支派人,由於但支派過去沒有趕出在拈鬮之地上的敵人,許多人已經另外尋地(往北移到拉億)而居,參孫的父母是很少數依然守著產業而不用自己的方法找出路的但族人,也就是神眼中所看重、願意使用的一對敬虔人(提後二21)。

二、 拿細耳人條例與反思

  1. 拿細耳人是離俗歸神、分別為聖的人,離俗的時間可以是一陣子或是一輩子。他們不能喝清酒濃酒也不食用葡萄製品、不能接觸死屍、不能剃頭髮,藉著這些規則節制享樂、用與世俗有分別的方式生活。
  2. 但允文允武,同時是大力士又富有文學素養、能想出有韻謎語的參孫,除了不剃頭外,對於拿細耳人的其他條例都沒有遵守(約壹二16),不但在第一次婚姻前故意接近葡萄園、辦理饗宴喝酒作樂、從死屍中採蜜吃、對女色沒有抵抗能力、出於驕傲而出謎語為難他人、甚至在擊殺一千個非利士人時,拿著的也是未乾的驢腮骨(就是死屍的一部分)……,生活幾乎和非利士人一樣,不是個合格的器皿。
  3. 參孫本身不懂得倚靠神、不聽神的話,行事只憑自己的力量、也沒有倚靠聖靈及分別為聖的(隨手用驢腮骨及殺非利士人)事奉觀念,所以雖然有功效、殺了許多非利士人,但是卻不能討神喜悅。
  4. 參孫和拿細耳人的關係只剩下留頭髮的記號,現在我們是否也只空有髮辮(例如會聚會)而沒有信仰實質,沒有真正的分別為聖呢?
  5. 參孫(拿細耳人)和非利士人VS.信徒(末世的拿細耳人)與世界的關係
參孫與非利士人基督徒與世界
參孫是神所揀選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器皿(士十三5)基督徒是被神揀選、分別為聖的子民,要在世上為主作見證(約 十七14-十八;彼前二9)
非利士人是外邦敵對的勢力,長期轄制以色列世界是與神敵對的勢力,轄制人心(約壹.二 15-17;雅 四4)
參孫常進入非利士人的地,與他們交往、甚至娶他們的女子基督徒也生活在世界中,面對誘惑、試探與同化的壓力

三、 參孫是信心的見證人嗎?(士十一32)

  1. 此處的信心見證人中除了參孫還有並列幾位士師(如基甸、耶弗他),其實都有許多缺失,但是他們卻仍是信心的見證人,可見他們的信心是「漸漸增長、有所進步」的。參孫在屈辱的推磨(其實是驢子的工作)生活中,漸漸找回對神使命的信心;後來與其說隨著頭髮長出來而逐漸恢復力量,不如說隨著他懂得懊悔自省,神的力量才再次賜予他。
  2. 人生也像推磨,麥子慢慢地磨碎才成為可以做成食物的麵粉,需要花時間接受神的教導(管教)、了解神的心意、調整自己的信仰態度、體會神的恩典。(來十二10-12)
  3. 參孫表現出與罪一同埋葬的信心:參孫最後的禱告是要和非利士人同歸於盡,代表要把各種情慾除盡。

結語
信實的神在黑暗中,一直給予機會,興起得救的種子,他總是堅定而默然地愛我們(番三17);他既喜悅我們做他的子民,就必為了他的大名不撇棄我們。(撒上十二22)
參孫是個有虧欠的器皿,但當他回轉向神的時候,慈愛的神依然幫助了他,而我們也是如此!

信仰省思
拿細耳人的長頭髮在參孫身上只是一個外在的形式,實際上他的生活卻和非利士人沒有分別,想一想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哪些記號可能已經也能變成了形式呢?
中心聖句
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____ ____ ____ ____,且因你喜樂而歡呼。(番三1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