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初熟的果子 林崇道傳道

聽道摘要(雅各書第一章)

主題讀經: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們,叫我們在他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聖經雅各書第一章18節)

引言

本段經文是《雅各書》的重點所在,其中「好像」初熟的果子就原文查考,應理解為「成為」初熟的果子。信徒明白真理、生發信心決定接受赦罪的洗禮(被神重生、與神恢復父子關係),有了永生盼望後,應當追求成為初熟,即最好的果子,把自己獻給神、榮耀神。

本論

當成為初熟的果子

始祖亞當被造時本是卑賤的塵土,但是神在他的鼻孔吹了一口活氣,就成了有靈的、尊貴的活人。人有靈性就懂得拜神、既有靈魂就不能只著眼於肉體的生命,要盼望永遠的生命;而主耶穌為了拯救亞當犯罪後與神隔絕、陷在罪惡權勢之下的我們,道成肉身來到世上,成了叫人活的靈,神的靈就是真理,所以神乃是安排救贖的計畫,用真道生了我們。(林前十五45)

雖然每個人接受洗禮的入門方法可能不同,如求醫治或求平安,但最終都要在真道上被建立,而神也希望我們成為初熟的(最好的)果子,因為屬神的人乃是為了祂的榮耀而被造的(賽四十三7)。

在舊約聖經中耶利米書的記載也可看出,同樣是以色列選民,在神眼中也分成初熟極好的果子和敗壞不可吃的果子(耶廿四2),而兩種果子的差別在於是否能一心歸向神;今日得主救贖的我們,也應該一心歸向神,追求成為初熟的果子,全心歸向神,讓真神得到榮耀。(啟十四4)

對照雅各書第一章來詮釋以賽亞書的內容,我們明白要成為初熟的果子獻給神,要先有真實的信心,真實的信心能幫助我們經歷試驗、認清試探、聽道也能行道,將內心真實的虔誠藉著勒住石頭、真實的愛心、不沾染世俗表達出來。

成為初熟的果子獻給神(條件一):經歷試煉

雅各書寫作時期,是使徒時代的中後期,有許多天災人禍、個人或環境的操練,正如現今的世代一樣,許多的災難和操練都擊打困擾著我們,但想要成為初熟的果子,卻要能在百般試煉中以為大喜樂,相信按神的旨意忍受試煉的人,並能得著生命的冠冕。(雅一12)

  • 試煉的意義:
  • 要讓我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一4)。
  • 看出信仰的真實狀態,並能自我調整(路八13)
  • 幫助我們與罪斷絕(彼前四1-3)
  • 幫助守神誡命、為神見證的人在被逼迫時仍站立的住(啟十二17)

二、神給人百般的試煉,想試出什麼?

  • 信心(雅一3),信心能幫助靈魂得救(來十39),例亞伯拉罕因信生出子孫(來十一12、羅四18);也能幫助勝過世界(約壹五4),例如挪亞(來十一7)因信動了敬畏的心預備方舟、摩西因信不和埃及人同享罪中之樂,被神所用帶領百姓離開埃及(來十一24-27)。
  • 忍耐到成功(雅五7)。

三、面對試煉時如何面對?

  • 在大試煉中以為大喜樂(雅一2),不是虛假的自我安慰,而是從因信心生出喜樂(彼前一8),也因信心我們能深知神的憐憫(彼前一3)、有活潑的盼望 按神的意思憂愁,並能回轉歸向神(尼八11-12)。
  • 祈求屬靈的智慧(雅一5-8);進入神的殿中思想神的話(詩七十三17-24)、能用基督虛己順服、甘心受苦的心志(腓二7)當成兵器(彼前四1)。
  • 求神讓我們看清人生的真相(雅一10-11)
  • 忍耐到底(雅一12)。在艱困的環境中忍耐是非常困難的,只有被主耶穌的愛激勵才能忍耐到底(羅八35-37),也才有行道的動力(約十四21)。

(待續)

信仰省思:

  1. 回憶遭遇試煉的經驗,什麼情境使我們感到最為艱苦?
  2. 承上題,使我們感到最安慰的又是什麼情境?

中心聖句:他按自己的旨意,用___ ____生了我們,叫我們在他所造的萬物中好像____ _____的果子。(聖經雅各書第一章18節)

從傳統信仰轉向真教會:我家的信仰旅程 (邱瓊瑤姊妹)

信仰的起點

  哈利路亞, 奉主耶穌聖名在這裡分享小妹的信仰心路歷程。
  母親是真耶穌教會的信徒,她出生不久就受洗,爸爸是傳統信仰,結婚之後媽媽也就少有機會到教會聚會。農曆年節爸爸會一早帶著我們出門到各大小廟拜拜,到傍晚才回家,爸爸總說拜拜可以保佑我們全家一整年平安順利。可是我常被拜拜的煙薰到流眼淚不舒服,也常常看到爸媽為了財務爭執或煩惱,所以對於拜拜的效用,我一直很疑惑。經常媽媽去和客戶談生意時,有時騎車經過各地的真耶穌教會,總會想「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我的家?」 媽媽常跟我分享她的心情,我就說:「如果教會那麼好, 哪天您真的要去我就陪您去。」

由傳統信仰踏入真教會

  阿嬤因病離世後,媽媽跟爸爸說想要回去教會參加聚會,爸爸乾脆地答應,媽媽回松山教會聚會一陣子後,有天開口問我:「妳不是答應過我要陪我去教會嗎?」我就勉為其難的答應媽媽,當時我在報關行工作,星期六都要上班,所以中午下班後就直接和媽媽約在教會見面,因為我只是陪伴的心態,所以參加聚會時總是如坐針氈,想著趕快結束,慈愛的神安排榮雲霄姊妹幫忙我翻聖經,她能馬上翻到傳道所講的經節,也不會不耐煩,讓我很感動,於是我也開始學習如何翻聖經、學習聽傳道講道理,久了我也慢慢聽懂一些,漸漸可以有耐心坐著,甚至有時來聚會時,心情不好,但唱完讚美詩後都能開心的離開教會。
  就這樣慕道一年多媽媽問我有沒有考慮要受洗? 但是夫家是傳統宗教,我就跟媽媽說讓我考慮看看,就這樣直到松山教會要舉行春季靈恩佈道會,媽媽再度提起洗禮的事,就說別擔心將擔憂的事交託給 神,好好的禱告,求 神開路,於是我就報名受洗,因為我沒有跟夫家表明我受洗了,所以家中食物我都很小心不吃到拜過的,直到過年要祭祖拜拜,心想怎麼辦?要拿香拜還要跪下來拜,於是就心裡向神說,主啊,請幫助我,我就鼓起勇氣跟家人表達我已是基督徒不能拿香拜拜,公公說沒關係但婆婆就生氣說「女人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也就沒再對我說什麼,先生也沒說什麼。感謝主,就這樣以後的任何拜拜我都不用拜了。

領受聖靈

  我在2000年春季受洗,到2023年的春季剛好滿23年,回想這23年來 神給我的恩典大大小小數不清,感謝神,揀選我做祂的小羊,記得我在受洗的前一晚就是星期五晚上的佈道會,其實那天我並不是很願意來教會,但媽媽說你既然報名受洗,那今晚的聚會一定要來參加,但是通常星期五是報關行最忙的時候,肯定都是要加班到很晚,但神奇的是那天我竟然不用加班,心裡想著這說不定是 神的安排,於是我就來教會聚會,到了要祈求靈恩的時候已經是8點多了,心裡就有點著急擔心晚回家公公婆婆會不高興,怎麼辦才好!於是跟 神說, 神啊,請您幫助我,讓我聚會結束回到家時,公公婆婆還有先生不要不高興,還有2個孩子大兒子2歲多小兒子4個月大也乖乖在家不吵鬧。當時的禱告就擔心這些事,漸漸地唸「哈利路亞,讚美主耶穌」一直唸不清楚,就覺得是不是自己禱告太不認真了,就停下來再重新唸,還是越唸越不清楚,當下感覺有一股暖流從頭流到背後,直到敲鐘禱告結束,傳道就宣布我得到聖靈,很多弟兄姊妹都來恭喜我,但當時我對聖靈還不是那麼明白,之後在回家的路上心裡就跟神說,神啊,我真的得到聖靈了嗎? 才剛想完舌頭就跳動起來,心裡也莫名的感動,其實當我回到家時內心忐忑不安,但奇妙的是我的公婆不但沒生氣反而還問我吃飯了沒? 而先生也將2個孩子照顧得很好,心裡就跟 神說, 神啊! 真是謝謝您!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有 神的同在。

耶穌引領子女的信仰

  常常看到來教會的小孩都很開心,心想我也要讓我的孩子早早來接觸教會認識 神,所以就想辦法帶孩子一起來教會聚會,由於先生工作的關係常常星期六要輪班,所以我禱告跟 神說,神啊,請讓我可以每星期六都來教會, 神垂聽我的禱告,之後我的先生幾乎星期六都要上班,就這樣我帶孩子來教會也讓孩子參加宗教教育課程,讓他們從小就接觸神,而且在教會長大的孩子也比較不會變壞,就這樣他們一路從幼稚班,幼年班,少年班,初級班,中級班,還有教會每一次所舉辦的學靈會都鼓勵孩子們參加,箴言二十二章6節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孩子漸長有天問我,他們什麼時候可以受洗,每當遇到靈恩會都不能領聖餐他們都很難過,於是我跟先生商量,先生不答應,還說「等他們18歲再說吧」,我跟孩子們說:「一起禱告,主耶穌一定會幫助我們」,就這樣好不容易等到18歲,我鼓起勇氣跟先生談洗禮的事,沒想到先生還是不答應,我跟孩子們都有點失望,心裡就有點小抱怨跟 神說:「為什麼還不能受洗」,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之後每當靈恩佈道會要領聖餐的那天我自己也沒有參加,因為沒有臉見主耶穌,也因為想到孩子們那種想受洗又不能受洗的心我就很難過,又過了一段時間直到大兒子要大學畢業小兒子要軍校畢業我覺得不能再等了,於是跟孩子們討論說,「你們一個即將要踏入社會開始工作,一個即將要下部隊當軍人,未來會如何只有主耶穌知道,所以下次佈道會無論如何都要受洗」,當時我們離佈道會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一起禱告求 神為你們開路,我也請求中堅團契的弟兄姊妹為我們禱告」,因為當時新冠疫情很嚴重,還不知道教會有沒有舉行洗禮,後來知道有舉辦就趕緊報名,但先生這關怎麼辦? 除了禱告還是禱告,還去媽媽家找媽媽和弟弟一起為我們禱告,離佈道會還有一個星期,星期日晚上 載小兒子回軍校的路上,小兒子鼓起勇氣跟爸爸說:「爸爸我想去受洗,請您答應我」,爸爸接著問大兒子說,「你也是嗎? 」兒子說:「是的,但我們不會因為去受洗就不是您的兒子」,當時車內的氛圍瞬間凝結,一路返家的路上我握著兒子的手一直禱告直到回到家,之後整整7天先生都不跟我們說話,我禱告跟神說:「求您的光照亮我的家,我的家也要成為神的家,不要因為信仰而造成親子關係不好」,本來星期六先生都會去軍校載兒子回家,這下子我跟小兒子說下星期六你自己搭火車回來,因為爸爸可能不會去載你,我會去松山車站接你一起去教會,但沒想到星期六一早6點先生就起床開車出門,我想完了,該不會要將兒子載走不來教會,於是我跪下禱告求神幫助讓先生把兒子載回家,就在快8點時,我聽到大門打開的聲音是他們回來了,感謝主,東西準備好我們3母子就出發去教會,這一路從大水洗禮到洗腳禮直到領完聖餐禮我才放下心,因為疫情的關係在一天之內完成所有的程序,我只有不斷不斷的感謝 神,讓孩子們能在2020年春季佈道會受洗成為神的子民,感謝主,回想這一路帶領孩子信仰的過程雖然遇到很多挫折,阻擾和親情壓力,但還好我們都不放棄禱告也不和家人因為信仰不同起衝突,將一切交託給主耶穌。

耶穌陪伴我走過困境

  受洗後的日子過得很平順,甚至有時忘了和神親近,信仰變成一種習慣,所以神就藉著苦難來提醒我,面對哥哥突然驟逝,爸爸中風,家裡經營的遊覽車生意失敗,媽媽面臨這些打擊也病倒了,突然間覺得自己從雲端上被丟到又黑又深的無底洞,面對這接二連三的事情讓我幾乎無法承受。在痛苦無助時,我呼求神不要離開我,當爸爸躺在忠孝醫院的加護病房,同時媽媽也躺在馬偕醫院的觀察室,我一個人坐在馬偕醫院的走廊,內心極度害怕失去任何一位親人,只有不斷的禱告求 神幫助,那段時間常常流淚禱告,神沒有離棄我,祂安排許多弟兄姊妹來幫助我,有些主動幫我到醫院照顧媽媽讓我安心去工作,有些幫助我財務上的欠缺,更還有一群弟兄姊妹在為我們不斷的禱告,那我還要抱怨什麼呢? 有一首詩歌叫做「有人在為你禱告」歌詞裡說,「似乎你已禱告直到力量殆盡,流眼淚如下雨滴終日不停,主關心而且了解你能忍受多少,祂將告訴別人為你禱告」。所以我並不孤單,主耶穌安排這麼多的弟兄姊妹與我同在,我應該要趕緊擦乾眼淚,整理好思緒再勇敢的向前走。

數算恩典

  爸爸接受了洗禮後安息了,媽媽的病也漸漸好轉,生活慢慢步入正軌。感謝主,神 讓我明白遇到挫折,困難要學會依靠祂。神 也讓我本來容易害怕內向的個性漸漸的變勇敢與自信,遇到病痛,難過,學會不要抱怨神,埋怨神,先靜下心好好的跟 神禱告,自然就明白接下來神要我做什麼。 神時時刻刻都與我同在,也要常常為弟兄姊妹代禱,因為代禱力量無限大,代禱不僅安慰人心也帶給自己屬靈上的進步。神啊,請差派我去做適合我的福音事工,我要學會勇敢為神傳福音,感謝主!

  以上是我的見證分享,願一切尊貴,榮耀都歸與天上的真神,平安福氣都歸與聽到見證福音的朋友,哈利路亞,阿們。

邱瓊瑤 姊妹 (左)

尋尋覓覓 終得歸宿 (黃曼淯姊妹)

奉主耶穌聖名做見證:

【思考與尋找】

我小的時候家裡是傳統信仰,可以說沒有特別信奉誰,但反過來也可以說耶穌、觀音,甚至是孔子、關公、地基主、財神……等等,都可能可以是跪拜的對象。在廟宇中,我跟著儀式的行進動作,大人跟我一一介紹眼前跪拜的像之間的角色與關係,但我無法從中建構起邏輯一致的宇宙觀。

為什麼「神」有分大小位?如果兩位不同的「神」對同樣事情給出不同的回覆,那應該要聽誰的?為什麼拜拜的時候需要先說我的名字跟地址?祂不知道拜祂的人是誰嗎?如果我今天人在國外發生困難,坐在壇上的這位能夠救我嗎?如果我用英文講出祈求內容,穿著東方傳統服飾的這位聽的懂嗎?……等等。

雖然我的心中充滿了許多疑惑,但也知道可能略嫌冒犯所以不敢問大人,總還是照著儀式的形式去做。「也許只是我還太小什麼都不懂吧?」。但我始終覺得,掌管天地的神只有一位。神應該是全知全能、超越時間與空間、知道人心在想什麼,能夠給予適切的幫助與安慰人的。沒有預兆出乎意料,我總覺得我有一個責任,就是要找出那是誰。

【分辨】

小四的時候,我參加了另一個親戚所參加的基督教會辦的夏令營營隊。在那裡我認識了耶穌基督的名,也學會了禱告。於是我開始了兩邊都嘗試的生活。去到廟宇或是祭祀的日子,我心誠意真的向可能叫得出也可能叫不出名字的像祈求;營隊結束後,晚上睡前跟父母道過晚安後,我跪在床頭前笨拙但認真的奉主耶穌聖名禱告。

從那之後,我腦中經常會突然冒出「要信我」這樣的念頭,而且明明沒有聽到任何物理的聲音,卻清楚知道相同內容的訊息來自不同對象。由於我不論禱告或拜拜都得到了回應,所以我更加無法分辨,到底哪一邊才是「神」。於是,我很功利的在心中想:「不然兩邊輪流求?哪邊得到比較多好處就信哪邊,反正他們都想拉我進去」,說的像加入幫派一樣,但我就真的開始這樣執行。

在交互兩者的日子中,「來信我」的念頭還是會不斷自己冒出來。只是很奇怪的,每當我覺得要持續向禱告的這位神靠近的時候,身上就會開始出現半大不小的傷口,可能是美勞課不小心被割傷,可能是在走廊上撞到,也有可能不知原因發現的時候就有。直到某次不記得發生什麼事,我很生氣的向禱告的那位說:「我才不會信你!我以後都不會再信你」!

那瞬間,我心中突然湧現一股很暖但是非常悲傷的感覺。一直都是以念頭出現的對象,只有那次,我在腦中看到了一個流淚的男子。他在哭,但不是因為我不加入他的陣營他要缺人了,而是因為我做了一個可能會傷害我自己的決定。(我至今不知道為什麼會「知道」他在哭的理由。就像不知道為什麼知道「來信我」的念頭來自不同對象。)於是我「告訴」他:「好啦我還是有可能信,但是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再追尋一陣子。 」 一直到小學畢業後,我腦中都不再有打架的訊息。但是直到上大學再次奉主名禱告前,心靈平靜的生活卻越發減少。

國高中的生活,除了死命的唸書,我依然在信仰上做各種嘗試。我曾自己遇事收驚、有特定呼求的名諱,也曾不顧家人反對吃過一年的素。但我經常感到迷失,就像找不到路回家的孩子。有些儀式常常守著守著,連自己都懷疑自己,不明白那樣的忍耐是為了什麼。而我也在忙碌而沮喪的日子中,忘記了耶穌的名。

【尋見】

信仰及心靈持續荒煙蔓草的直到考大學前不久,終於在某天倏地想起,我好像近乎十年前曾答應過誰要再追尋一陣子。我希望自己如果有一天選擇祂,不是因為懵懂無知,沒有其他選項,而是深知我所信的是誰。在想起的那一刻,耶穌又回到了我心中。我求祂,「如果祢是那位呼召我的神的話,請祢給我一個 sign」。後來,我在嚴格要求不能放置任何用品的考場座位上,看到一張被安放在抽屜的福音傳單,我在心中激動的說:「主啊,我真知道是祢,我信了!」放榜後我跟著考上同一所大學的高中同學來到真耶穌教會,在團契的關懷與扎實的課程中,學會除了有屬靈的感動,也用查考真理的方式認識神。

經歷漫長的尋找與飄蕩,慕道兩年後,我在春季靈恩會中求得聖靈,也在同年秋季靈恩會如願受洗。從水中上來的時刻,我腦中只有一個想法:「我回家了」!自從我信主,家裡看我即使沒有跟著拜拜,也依然平順安康,後來逢年過節也不再拜拜了。

受洗至今已十餘年,生活並不是什麼困難都不再遇到,我還是會生病,還是有很多、很多想從人生逃走的時刻。但當我想到神用十幾年為我等候、預備,我就相信了世界上真的有永恆不變的愛。真有一位神,祂像為初學腳踏車的孩子平衡車身的父母,當我回頭,祂就在那裡,所以我只管安心向前,一無掛慮。

「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最好的給你」。我找到了真神,也希望能分享給你。

願一切榮耀與頌讚都歸與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黃曼淯 姊妹


主的恩典夠我用-凡事都有定時 (陳佳足姊妹)

一、信仰的起源
  我是陳佳足,是彰化縣和美鎮人,現屬真耶穌教會松山教會。本家為傳統信仰,從小對鬼神特別有興趣,國小期間曾參加過一貫道的活動。國中時期班上的好朋友裡剛好有兩個基督徒,因此開始思考很基本的問題。像是信仰可能不只一種選擇,而除了教人為善之外,彼此間也可能有衝突,以基督教來說真神就只有一個,那該如何尋求真神?如果選擇錯誤是否就上不了天堂?或者更糟的會下地獄?我的遠房舅媽信基督,那時她才三十出頭歲而罹患血癌,卻在抗癌和面對死亡上展現出我從未見過的毅力,讓我非常感動;相較於後來外公罹患肺癌時,一般信仰的應對完全是不一樣的處理模式。
  後來陸續收到基督教傳福音的小冊子和雙語聖經,就有了隨機翻聖經的習慣,每當遇到困難或情緒上的問題就習慣翻一頁,從簡短的訊息中得到一些指引,高中念的是彰化女中,當時還是升學主義很重的年代,煩惱和期望全脫離不了課業和人際關係問題,高三時默默跟神做了個小約定,順利考上好大學後要開始認真地去教會認識神,後來考試雖然有失常還是上了政大,所以去台北念書前,我有去和美教會禱告並留下聯絡方式,雖然有從友人那兒得知聖靈禱告一事,當場經歷之下很是震撼,回家自己試著在房間禱告,心情複雜是感動、害怕、敬畏、還是好奇,其實自己也很難釐清。

二、團契生活及受洗
  1996年新生報到沒多久,隔壁班的同學(羅晨音姊妹)說要帶我去景美教會,到了教會發現教會還貼心幫外地來的學生安排了愛心接待家庭,我當初被分配到施明德乾爸和陳穎鋒乾媽一家,於是開始了我的教會和團契(文山)生活.一開始教會跟我想像的非常不一樣,總覺得格格不入,聖經聽不懂,詩歌也跟不上,禱告又很漫長,對愛玩的我來說,總覺得有負擔,大家總是很友善又很關心,所以礙於人情,我還是乖乖地參與,直到在台中總會主辦的大專靈恩會,才真正感受到何謂靈內一家.大二那年靈恩會主題是傳道書,第一次覺得聖經內容非常哲學然後同組組員又剛好出現靈戰,而我也在大家的代禱下得到聖靈.得到聖靈後也沒就一帆風順甚麼都明白,但我也轉念不再只求很利益的東西。而文山團契的契友,也成了我這輩子最好的朋友,2001年順利受洗正式歸入主名。
  研究所畢業後,進入職場,一直還是很嚮往能到國外去體驗生活,那時大姊剛從巴黎唸完四年的書回國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就陪她一起去考外交特考另外一邊報名公費留學,搞到身體免疫系統混亂,2004年時背痛到一度出現起床無法走路的狀況,雖然自己一路靠神經過很多難題,但追求的都是自己意願上的東西,在生病這事就讓我完全謙虛下來,神又開我路。姊姊順利考上法文組外交特考,爸媽也出經費讓我去倫敦政經念第二個碩士,而在倫敦教會的一年讓我對聖經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也對信仰進一步扎根,很感謝神總是給我意外多的平安與恩典。

腓立比書四章7節: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三、松山教會與新家庭的誕生
  2007回台灣後,順利找到新工作,在證券國際部做證券分析師,那時金融市場剛好到達顛峰,二十幾歲就年薪破百,不自覺又讓自己的野心和驕傲主宰,2008年整個金融海嘯震驚市場,而迎接我的是免疫系統的反撲.關節的疼痛轉到腳,連走動都有困難,最後連類固醇也壓不住.台大也覺得關節的破壞是不可恢復的,但在持續靠神的禱告下,還是撐過來了。2009年結婚後,工作上有點轉變我和一個外國人一起做金融編輯,壓力比較小,那時姊妹都剛生完孩子,我和先生也很想要有自己的孩子,但一直沒有消息也擔心免疫問題,畢竟風濕免疫就是一枚不定時的炸彈。
  2012年換跑道到現在的日商銀行,才開始有好消息,但也是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懷上的孩子,在要去領媽媽手冊的當天竟然就沒心跳,而隔天安息日還是先生的生日,被醫院告知的當下真的是萬念俱灰,不知如何和家人傳達這消息.本來很擔心先生的信仰,但反而因為這事讓我們更體驗主宰生命的並不在人的手。小產後沒多久就在近乎放棄的狀況下大女兒就來報到了.我們將她取名叫以恩(靠神的恩典),英文名叫Ellianna(God had answered:神已回應)是倫敦教會的好姊妹幫忙取的.雖然有心理準備生完小孩身體狀況可能會惡化,但當疼痛轉移到手肘連吃飯穿衣都成問題,就不用說要抱孩子了.所以老大都是老公在幫忙.後來施打了生物製劑,維持基本的生活機能,一切又回到了幸福的平衡點。

四、神的恩典夠我用
  2015意外懷了二寶,但沒多久媽媽又被診斷肺腺癌四期,生活一下全亂了步調,雖然小妹是醫生,我們多了很多資源但我們也深信在人不行的,神可以。媽媽本來被宣告一年存活最高機率是10%應該看不到我的二女兒,而我也在媽媽手術順利的隔周生下了以喬(Joanna:God has added to hte family).感謝神,媽媽雖然去年年底有復發和轉移,但目前還算穩定,也在大家的持續代禱下有打開心房慢慢接受教會.和美教會的姊妹也積極帶領,2018因工作關係調派東京一年,所以2017年兩個女兒同時受浸,先生也2019年十月靈恩會受洗了,我深信凡事交託,必得神看顧。

哥林多後書十二章9節: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陳佳足 姊妹

生命的翻轉 (賴佳宜姊妹)

一、幼年的恐懼
  少時父母經常為了錢和工作爭吵。有一次,在激烈爭吵後,母親帶著我們深夜逃家,因為無法得到經濟幫助,最後還是帶著我們回家,回去後生活仍衝突不斷。生活常常處於不安的狀態,我的心裡有很深的恐懼跟害怕,成年後,曾經認為只要有錢所有的困難都可以解決。這時的我還沒認識主耶穌。


二、神看顧祂的羊
  有一天接到母親想輕生的電話,我和姊姊迅速的趕回家,見母親憔悴的面容真是心痛,正當不知所措,姊姊突然憶起姑姑曾邀母親到真耶穌教會參加安息日,於是我們就載著母親前往南投真耶穌教會,當天為平日不聚會的時間教會沒有人,姊姊並不放棄,立即拿起電話打給教會可以連絡的人,連絡之後教會執事娘便帶我們進入會堂禱告。


三、真實全能的神
  幾年後,我跟先生相識、結婚,婚後不久即有身孕,知道瞬間非常的開心,但是喜悅卻短暫,開始極度擔心孩子是否健康,我是否適合為人母,內心極為憂慮痛苦。姊姊鼓勵我到教會卻不知道該去哪間教會,正當猶豫苦惱的時候我跪下來禱告,當時我還不知道怎麼禱告,用話語不斷求問神,如果你是全能的神,請帶領我進入真實的教會。之後一如往常坐公車上班,在公車經過的地方有一塊招牌吸引著我,上面寫著「真耶穌教會」,我想起那是好幾年前帶著母親去禱告的教會。之後公車都會經過真耶穌教會。便想起這是禱告求主帶領的功效,感謝主。
  當時渴望參加安息日,但是又有一個聲音說:外子是否會同意我去教會呢? 於是,在一個星期六我跟先生說:我今天想要去教會。先生說好啊,我載你去,那天開始我就參加安息日聚會直到今日。2014年受洗成為神的門徒,感謝神,自此我的生命有了很大的翻轉。

馬太福音七章7節: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四、基督的愛
  有一次聽到傳道分享,只有基督的愛才能讓大家在教會裡同工,只有基督的愛才能讓人無條件去關心跟自己毫無關係的人。我腦海浮起2013那一年生大女兒時,請婆婆上來幫忙,當時內心希望忙完後她能趕快回去不要待這裡太久。2018年先生要到國外出差一段時間,老大跟老二都出生了,家裡少了人幫忙照料孩子,先生就請婆婆上來幫忙。但是,這一次婆婆要來幫忙時,我的心裡非常的平靜,且馬上想到星期六可以邀請婆婆一起去教會聚會。感謝主,在這星期中我和婆婆的相處非常融洽;從結婚到現在從來沒跟婆婆有這麼親密互動過。突然發現婆婆就是單純可愛的老人,這一星期的相處使我對婆婆滿是愧疚,發現以前我是這麼的不愛婆婆。當先生回到台灣,婆婆要回去的那天,我一直謝謝她上來幫忙。感謝主,透過這件事情讓我能夠反省,讓我能有屬靈的眼光來看待婆婆,並且讓我有基督的愛能去愛我婆婆。因著聖經的教導,透過我與婆婆的相處,我們彼此相愛,行出主耶穌的命令漸漸的顯示出我們是主耶穌的門徒。

約翰福音十三章34、35節: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五、受聖靈的經過
  有天傳道來家庭拜訪,禱告後沒多久,傳道說:「賴姐妹,妳有感動,主耶穌很愛妳。主耶穌要賜妳聖靈,妳要得聖靈了,不要猶豫,順服聖靈的帶領讓舌頭自己跳動,不用再清楚的咬字念《哈利路亞》。」感謝主,在禱告過程中,有一股以往從沒有過的溫暖在我身體裡面,就好像有人抱著我一樣。傳道回去後,我的心裡還是很感動,於是就跪下來禱告。這次禱告就跟以往完全不一樣,舌頭不由自主的一直跳動,想要念清楚哈利路亞也念不清楚了。感謝神,神聽到我的祈求,神是垂聽禱告的。


六、兒女歸入主名下
  2019年疫情爆發初期,人人都處在隔離的狀態中,我們家也不例外,當時我的兩個孩子都還沒受洗。那段時間我的心中常常感到不安。那段時間,我一直跟神禱告,求神帶領,讓兩個孩子都能夠受洗,感謝神,兩個孩子在2020年的3月7日順利受洗歸入主名下。以前孩子還沒受洗時,他們只要一生病我的心裡就會不安,很奇妙,多年來我為孩子擔憂的重擔,就在他們受洗的那一刻得到釋放。


七、奔跑天國路
  受洗後,在生活中難免會有許多操練、挫折,也會遇上狂風駭浪並非一帆風順。感謝神,在慢慢體會生活中種種患難,都是神為我客制化量身打造的獨特恩典,且我深信神會一路保守。現在過著奔跑的日子,只是我不再跟著母親過著逃跑的生活,而是努力奔跑天國路。我一直無法想像天堂的景象,有一天我聽到這首讚美詩後,我的心裡才有了天國的藍圖,而且我深信那是一個真正美麗的家鄉。這首詩歌是讚美詩383「將有一天」,歌詞是這麼寫的。「那裡有榮光照亮,那裡的鳥兒歌唱,那裡永不再悲傷,因我主在身旁。將有一天,我們要圍在主身邊,見祂容顏,永不離主面,歌頌主奇妙恩典。」願一切頌讚榮耀都歸於真神,阿門。

站在平地上(以西結書第37章) 邱允和弟兄

聽道摘要(2023.02.28)

前言

聖經路加福音第六章12-18節中紀錄了主耶穌上山徹夜禱告、下山,最後和門徒一起站在平地上工作的過程。「上山」是敬虔省思的預備,在開始作聖工、做重大決擇前需要長時間禱告, 而後下山,主耶穌與門徒站在平地上,也讓我們明白基督徒要入世宣講福音,引導人來歸信耶穌,靈魂得解救進入永生。

本文

  • 我們要站在什麼地方?
  • 不是駐足所多瑪、蛾摩拉。

這片肥美豐盛的平原中,連十個神眼中的義人也沒有,不能逃避毀滅的命運,雖然羅得一家被救出,但是他妻子仍因為貪戀在城中所有的,而回頭成為鹽柱。與神相近的人不要在此地與罪惡同流。

  • 亦非留戀巴比倫大城。

巴比倫大城也和所蛾二城相仿,代表現今彎曲悖謬的世代,在啟示錄十八章第4節中提及這座城終將傾倒,我們要快快從城裡出來,離開罪惡汙穢的世界。

  • 乃是將基督徒的光明與熱心、福音與聖靈的能力,帶到彎曲悖謬的世代。
  • 和主耶穌一起站在平地上:枯骨復活(以西結書第三十七章1-10)異象的省思
  • 以色列民族因為得罪神,國破家亡,被擄至異邦悲泣痛苦(詩一三七1-5),

如同死去的白骨沒有希望,但是主卻不忘記他們,應許七十年後要從列邦引導他們歸回,復興信仰;

  • 以西結先知在異象中與主站在平原上,他奉命向枯乾的骸骨說預言,神也

應許要讓氣息(指神的靈、神的工作)進入這些骸骨,後來這些枯骨就因為先知和神的同工而生筋長肉,重新站立起來,成為軍隊。

    不但背信違約的以色列人需要神,還不認識天國福音的人們也同樣需要神,因為罪人知錯悔改、歸向神、改變氣質,成為神順命的兒女、可差遣的軍隊,乃是神殷切的期望。

三、教會在福音工作方面可行的做法

    1.同靈之間真心的相愛(如深入為苦難的肢體代禱),讓人更有感。

    2.信徒人數的增加,讓人有感。

    3.付出實際行動傳揚福音,每個人都可以在職場上傳福音。

結語

  • 向枯乾的骸骨說預言是我們的使命(弗一13-14),神的靈讓人在絕望中看到希望,指引人從黑暗歸向光明、化俯朽為神奇。
  • 福音的戰線不分膚色的紅、黃、黑、白,也不分學識才能的智愚高下,主願意將所有坐在黑暗死蔭中的人引進平安的道路上(路一78-79),我們也要善用屬靈的兵器(弗六13-18)為福音打美好的仗。不認識福音的世人,都像平原上枯乾的骸骨,需要有神的氣息進入、聆聽神的話而得到復甦。主耶穌今日也和我們一起站在這平地上,願松山教會的福音工作也和主同工而得以興旺。

信仰省思

  1. 我們是否有過忙於做聖工,卻忽略禱告預備的經驗?
  2. 在聖經或生活經驗中,有哪些因為聆聽主的話,生命得到改變的例子?

中心聖句

於是我遵命說預言,____ ____就進入___ ____,骸骨便活了,並且站起來,成為極大的____ _____。(以西結書三十七章10節)

當祢進入我們當中 蔡亞晴姊妹

聽道摘要(2023.02.14)

前言

近日將整部內容豐富的〈使徒行傳〉反覆思想,不禁想要了解當代活潑蓬勃的聖工發展,如何重現在現今的教會生活中呢?有沒有方法或途徑,使今日的教會事工也活潑蓬勃,主也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我們呢?

本文

  • 使徒如何從門徒成為使徒?
    • 耶穌復活之後,門徒詢問「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徒一1)當代的門徒本來企盼著以色列國破敗(586BC)後引領他們復國的救主,雖然以色列確實重新建國(1948AD),但是主耶穌在當時的回答:「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這段話與卻表明真正要降臨的乃是神的國,將門徒的目標轉向接受耶穌的託付、為祂做見證。
    • 門徒跟從耶穌,主要目標是「靈命更新」;使徒則接受主耶穌對神國福音的託付,展現出「積極行動」。我們同時是跟從耶穌、不斷更新的門徒,也是能認清自己被託付與傳揚神國好消息的使命積極為主行動的使徒;要跟隨主,從福音書中學習作主的門徒,也要從使徒行傳中練習作使徒,有具體行動成為主的工作。
  • 使徒保羅的開場白
    •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羅一1),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的自我介紹展現了他深深認識神對他的託付;我們也可以將這一句話代入自己的姓名,激勵自己積極傳揚主名
    • 教會要成長興旺需要的恩賜有很多種,不只有使徒,也有先知(說豫言)、傳福音、牧師(勸化)、教師(教導)、執事(治理)、(施捨)、(憐憫),神在教會中設立這些恩賜,是為了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1-13、羅十二6-8)若人人都尋求到神所託付的恩賜,人人都奉獻並連結基督,基督身體得以運作發揮功能,恩賜間能互相搭配同工,就能夠讓神的國興旺起來。。
    • 恩賜與事工項目的不同點在於,不是別人安排我們做什麼,而是「神要我們做什麼?我們立志要為主做什麼?」我們若立定志向就當積極奉獻,因神對我們的愛本是毫無保留的。

三、從耶路撒冷到地極:神國發展四部曲

耶穌升天以前託付使徒,其實也託付今日的我們,要從耶路撒冷、猶大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為祂做見證(徒一8)。仔細查考使徒行傳,並對照所羅門王建立聖殿獻給神的過程,我們看出神國的發展有四個步驟:聚集等候聖靈、得著能力、教會增長、作主的見證;從最微小、基本的等候聖靈開始,聖靈親自引導教會成長,就如天國的比喻所述,小小的芥菜種能長成繁茂的大樹(太十三31-32)

第一部曲:當你進入我們當中:聚集等候聖靈(一4-5)

  • 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天父所應許上頭來的能力(路廿四52-53)
  • 再現榮美聖殿:對照並學習所羅門王建造榮美的第一聖殿後,迎入約櫃,並向神禱告的內容。(代下五2、代下六12-1、代下六18-21)
  • 效法所羅門蒙神悅納的禱告(代下六40-41、七1-3、七12-16),使徒之所以大有能力,是從聚集禱告、等候聖靈充滿開始的,今日的教會也要效法所羅門王建殿的祈禱,認罪悔改並積極迎接神進入安息之所,更要效法使徒彼此相約聚集禱告的生活。
  • 先求神進入我心:當我們遇到危機重重、禱告缺乏力量的時候,試著先求聖靈充滿、向主傾心吐意,當聖靈充滿我們的心,便能帶來平靜安穩與喜樂滿盈。
  • 信徒聚集和睦共處(徒二43-47、四32-37)

第二部曲:得著能力(路廿四49)

使徒教會之所以發展,可以從耶路撒冷直到地極,是因為聖靈進入了、神與使徒同在了,所以得著能力、事奉有方向。因著聖靈加添的能力,沒有受教育的漁民彼得能侃侃談論神的道理、瘸子站起來走、鬼附的人清醒過來、按立管理飯食的工人、多次旅行佈道向異族人做見證等等;今日我們也得到各種聖靈所賜的恩賜(林前十二22-26),應該要彼此珍惜、互相欣賞、彼此幫助、互相搭配,一起服事主、興旺教會,讓基督的身體更完整、更協調。

第三部曲:教會增長並處理問題

經過等候聖靈、得到能力之後,我們從使徒行傳能不斷看到教會的人數成倍增長、地界也不斷擴大,而當信徒發生問題或爭端時,也在聖靈引導之下能夠積極處理,藉聖靈親自管理如處置欺哄聖靈亞拿尼亞的夫妻、理性討論真理如召開耶路撒冷會議 (徒十五6-35)、保羅寫書信堅固初代教會,都是很好的方式。

第四部曲:人人成為主的見證

重視個人的禱告功夫,時常祈求神進入內心,就能夠經歷神的大能,成為主的見證;能藉著我們的生命積極傳揚悔改、赦罪的道理,述說主耶穌如何介入並改變你我的生命。(路廿四44-48)

結語

我們都是主耶穌所願託付神國重要工作的使徒,我們都當要尋找神的託負,彼此欣賞、互相搭配,個人和教會都為神做美好見證,願神的國降臨,神的意旨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信仰省思:

1. 回想祢得到聖靈之後,得到了那些恩賜與能力?

2. 你曾經有過聖靈充滿,幫助你禱告的體驗嗎?

中心聖句:

但___ ___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___ ____,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____ ____。

主阿你所愛的人病了

聽道摘要2023.02.17

讀經:約翰福音十一章1-6節。

前言

拉撒路生病了、死了,又復活了,從這段過程我們可以學習什麼?

拉撒路從死裡復活本是耶穌所定的作為,這段記事中耶穌也屢屢表示這病不至於死、拉撒路睡了(就是死了)要去叫醒他,對馬大兩姊妹說你兄弟必然復活。然而耶穌到來時,姐姐們卻都說:「主阿!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

我們的信心也常是如此,希望神照我們想要的時間(「早」”在這裡)、空間(早在「這裡」)、狀態(必不「死」)來成就我們所求的事。但是神所賜給我們的恩典和平安卻往往是我們不能想像的。

本文

一、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

(一)本段經文中耶穌自己如此述說,是因他已表明拉撒路會復活,但對於現今遇到重大疾病的人這樣說,卻要考量病人或親人的信心程度,但病人的病沒有好,他或家人反而可能失落信心;反之若有真正的信心,即便病沒有好起來,他們反而因為知道即便肉體死去,靈魂得到永生才是更美的恩典、更能看出神的榮耀。所以當聽者的信心停留在今生的時候,探望安慰者就應更謹慎引用這段經文。

(二)我們常聽蒙恩見證,也在恩典上長進,但容易忽略在知識(真理)上長進(彼後三18),若我們常常要求神賜給我們和別人一樣的恩典,就是停留在恩典上長進,不認識神,把神的能力看小了,耶穌來世上,要解決靈魂的問題,我們信靠神應該是相信專有名詞「神」而非相信形容詞,如「神的」醫治、「神的」賞賜等等,如此很容易本末倒置,只求今生的食物,看不上永生的食物。

二、主所愛的人也會生病

任何人都會遇到苦難,神的工人也不例外,我們有時聽到一些神的工人遇到苦難病痛會感覺錯愕,因為我們誤以為他們應該無災無病,事實上問題癥結不在是否遇到苦難,而是是否在遭遇苦難時仍然持續與神的連結。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繼續做主所愛的人,不要只因一時考驗就失足倒下,變成主不愛或不愛主的人了。

保羅鼓勵我們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主裡「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我們或許因自身苦難或至親離去而悲傷,但是因著堅持做主所愛的人、也相信主為了愛他所愛的人而行的一切作為,信心更加建立,在悲傷中被堅固的恩惠是更奇妙的。

我們常常認為無法想像、不合常理的事才是神蹟奇事,然而神創造天地,萬事萬物依神的定律自然運轉,本來就是神蹟,我們應該要調整心態,對神的作為有更正確的看待。

三、主的耽延

主耶穌是耽延兩天才動身前往伯大尼的,而且他說「我沒有在那裡就歡喜」,是因耽延至拉撒路死去四天後讓他復活,不但值得歡喜,更能彰顯神的榮耀,但這卻是使人不能了解的,我們有時也覺得神的作為很難捉摸、向我們耽延,其實神的特性其中一部分就是祂無法被我們參透,傳道書第三章即如此形容,所以我們要從多了解神的言語、學習在真理上長進,不能只信恩典,不信主的人也從他們的宗教得到不少恩典呢!

四、把石頭挪開

(一)主耶穌要求人把石頭挪開,讓拉撒路出來前,先做了從感謝開始的禱告,是我們的模範。我們蒙神拯救就是最大的恩典、而在生活中則可能遇到患難,患難無論多大也不可能大過拯救靈命的恩典,所以我們的禱告理當先從感謝開始,而非不斷祈求,只想得患難中的恩典、不為恩典中的患難感恩。

(二)神的作為也需要人的配合,就像主在迦拿變水為酒時也要差僕人去舀水。我們想欲復興生命,就要把石頭挪開,不堅定的信心、不好的行為、暴躁的脾氣…等等,挪開所有在我們與神關係之間的障礙物,這樣死人拉撒路才能復活走出來,彰顯神的榮耀。

(三)主耶穌也把石頭挪開,在他受死第三天後抹大拉的瑪利亞就見證了墳墓口的石頭挪開,耶穌本就不需要挪開石頭才出得了墳墓,但是他挪開石頭乃是要讓我們能走進去,看到空的墳墓,明白主已經復活,為我們成全了救恩。

(四)耶穌動身去叫醒拉撒路時,門徒阻止耶穌,因為那裏的人對耶穌不友善,但是主為了他所愛的人,他還是要去那對他不友善的地方、把握時間做工,讓愛臨到他們身上。我們也應該要把握時間相信主、把握機會回應主的愛,因為黑夜甚至死亡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來了。

結語

我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雅一2),這大喜樂不是背乎人情而是雖有悲傷痛楚卻更有靈裡的平安,有時候重大疾病反而能讓我們更認識神,經歷苦難熬煉成為在生命中的印記,只要每天一步一步憑著信心走,持續做主所愛的人、討主的歡喜,將來必能進入主的天家,享受永遠的福樂。

信仰省思:

  1. 我們也曾對主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嗎?經過等待的熬練後有沒有不同的體會呢?
  2. 我們要如何在苦難中繼續作主所愛的人?

中心聖句:

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___ ___和___ ____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阿們!(彼後三18)

四角與四匠的異象 柯重生弟兄

聽道摘要(2023.02.14)

前言: 回顧過去一年,我們和一般世人一樣遇到一些傷痛和困境,未來也可能還有艱難和阻礙,這一些困苦是否會阻礙我們對神的信心和做聖工的努力呢?既然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神給我們經歷苦難有什麼意義呢?今利用〈撒加利亞書〉中「四角與四匠」的異象(亞一18-21)來一同思考。

本文:

一、 過去的苦難

(一)   時代背景:撒加利亞先知是被擄期間出生的,在公元前520年看到異象,鼓勵回歸重建聖殿但又被迫停工的以色列百姓重新動工,而以色列在此之前經歷了數次「被角打散的苦難」:北朝亡於亞述(BC.722)、南朝亡於巴比倫(BC.586),在歷代志下三十六章中記載城池破敗、聖殿被毀的景象,讓人悲嘆神的選民何以遭災致此。

(二)   異國的祭司:撒加利亞是祭司易多的孫子(根據尼希米記),祭司的家族在被擄到異國的期間,仍然肩負祭司的責任繼續傳承信仰,傳達神的話、教導神的律法、為百姓祝福,讓猶大、便雅憫支派的信仰能以持續;反觀北朝的人民,則從耶羅波安王製作金牛讀、啟用非利未支派的凡民為祭司,導致這些不懂規矩律法的祭司無法傳承信仰、信仰也無以為繼。

(三)   雖在天涯,也必聚回:以色列人,曾經經過「寄居四百年後出埃及」、「被擄七十年後歸回重建聖殿聖城」、「提多將軍攻破耶路撒冷(路廿一24)後直至1948年重新建國」,這三次被拋散在列邦中,後又回歸本地的歷程,正如神所言:「你被趕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耶和華─你的神也必從那裡將你招聚回來」。(申三十4)能夠回歸乃是因為信仰持續傳承,而使信仰能傳承的原因,是仍有持續忠心傳講神言神語的工人。

(四)   重建聖殿一波三折:建造聖殿不久,以色列人即因為外族的破壞攔阻而停工,各自過自己的生活,直到十六年後撒加利亞看見異象,才重新被激勵百姓繼續興建聖殿。

二、現在的困境(四角與四匠)

(一) 四不一定為實數,角是動物攻擊力量的所在,故代表權勢力量。(詩二十二21),在歷史上打散猶大以色列耶路撒冷的角,也就是政治強權有:亞蘭、亞述、巴比倫、波斯和亞歷山大……等等。(撒加利亞只看到波斯為止)

(二) 四匠則是輪番推翻了四角,例如但以理書中即記錄波斯(匠)除滅了巴比倫(角)、亞歷山大(匠)又取代波斯(角)興起。世上沒有永久的強權,人都是有限而短暫的。(傳八8)

   (三)  撒加利亞時代,所面對的的角與匠(阻礙)則是即便蒙主激勵帶領而重新動以斯拉記)和專注於經營自己生活品質、「不急著」建造聖殿的的百姓。

參、未來的挑戰

     (一)重建聖殿

     (二)重建聖城

     (三)復健王朝(等候彌賽亞來到)

    今日我們也都在重建聖殿,我們本身就是神的殿,當我們想要從內心歸向神,

    重建我們的信仰時,也會遇到角與匠的諸多阻礙,然而而真正永恆的工匠乃

    是建造我們的窯匠–天上永活的真神(賽六十四8)

結論

不論是過去或是未來,我們都會面對角與匠等力量的威脅或阻礙,並且在這些勢力之下,仍必須繼續努力的重建聖殿;面對這些困境時,我們要從四角與四匠的異象中學習,認識並突破自己的軟弱,仰望永恆的大君王,懇求主堅固我們作工的手,不怕困難和挑戰地與主同工至完工,因為角與匠的阻抗,在永恆的窯匠眼中都算不得什麼,只要堅定倚靠順服就必完工。

信仰省思:

在生活中,有哪一些角與匠試圖影響我們重建信仰?我們應該用什麼心態來面對?

●  中心聖句:耶和華啊,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__你是___ _____;我們都是你___ ___ ___ ___。

恆切禱告會~~神的沉默 蘇真弘執事

聽道摘要(2023.02.07)

前言:

先知哈巴谷(哈一1-3)、義人約伯(伯三十16-19)、君王大衛(詩二十二1-2)都曾經在向神禱告時遇到神沉默、未有應允的經歷。而現今面對天災人禍、戰爭地震、貧窮飢餓、小至家人患病、個人困難,我們也可能經歷神的不應允,因此對於神的沉默滿頭問號、對神的慈愛甚至存在產生困惑。

本文:

一、 聽到別人得保守、蒙拯救、病痛被醫治、困難被解決時,我們得知神的大能大力,想要在自己的生命中複製貼上別人經歷的神蹟奇事;我們也總希望神對於我們的所求所想馬上回應,似乎這樣才是展現神對我們的愛和保守。但這是正確的心態嗎?

二、神沉默的原因

  1. 神已行了最大的神蹟,完成了救恩(太十二38~39),解決了靈命歸宿的問題,我們卻仍求神顯神蹟。
  2. 我們只求今生的好處(約六26~27),將信建立在神為我們做什麼,而非神本身上。
  3. 神的心思意念和對我們的指引與要求已經在聖經中。(路十六27-31) 但我們仍想要神對我們特別的顯明以證明神的愛。
  4. 神要操練我們,讓我們的信心更成長。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前一7)

三、神的恩典三類型:

  1. 效益型(添加恩典):例如神賞賜機會有好工作。
  2. 保守型(免除禍患):例如於意外或災難中蒙神保守。
  3. 經歷型(陪伴同行):經歷型的恩典往往是一段很長時間落入苦難中,例如約伯、約瑟、大衛等等。大衛王作詩說:「我藉著你衝入敵軍,藉著我的神跳過牆垣。」經歷型的恩典就像神帶領我們衝入敵軍,必須在信仰上經歷掙扎、痛苦、挑戰、被敵人欺負等過程而更認識神。經歷型的恩典方是金盾牌的信心。效益型和保守型的恩典就像是神幫助我們跳過牆垣。
  4. 如何面對神的沉默

四、如何面對神的沉默

  1. 要對神有終極的信心,定睛在神身上。不看波濤洶湧的海面,乃是看著耶穌。
  2. 在恩典和知識上長進(彼後三18),特別是在藉著學習真理上更真實、深刻的認識神,以免失之偏頗,對神的定位正確,信心才能堅固。
  3. 祈求要符合神的旨意,尊重神的主權,求神陪伴我們經歷苦難,而非一味求神撤去苦杯。

結論:

神其實並不沉默,若能脫去不正確的認知和想法,不停留在要求神解決問題、而是追求認識神,明白神言神語,與神同行,我們就能夠體會到神對信的人所施行的大能(弗一17~19)。

信仰省思:

  1. 除了聚會中所提的例子,神還曾經用沉默來熬練哪些聖經人物?
  2. 我們當如何效法聖經中的古聖徒,度過神不應允的時刻?

中心聖句:

我藉著你衝入___ ___,藉著我的神___ ___ 牆垣。(詩十八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