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甘露】

拜神要用正確方式(撒母耳記上第五章)   郭建男傳道

前言

我們知道當敬拜獨一真神,然而我們是否有用正確而符合神心意的方式敬拜祂呢?藉著撒母耳記上非利士人擄走神的約櫃後所發生的事件一起來思考學習。

本文

一.神的旨意高過於人(1-5節)

  1. 認清自己

神藉著非利士人管教選民,不惜讓約櫃被擄走,而非利士人也將約櫃視為戰利品,將約櫃帶到亞實突(非利士的五個大城之一)放在大袞廟的大袞像旁,不料隔天大袞像卻仆倒俯伏在約櫃的面前,扶起後再隔天,大袞像不但仆倒,而且頭腳都折斷了。

由此可見神雖然時常是自隱地(賽四十五15-17),但在必要的時刻則會顯出大能的手、表明自己的榮耀(賽六十三5),人相對於神來說實在非常渺小。

  1. 預備自己

既然人自知渺小,就當要敬拜真神,並且預備自己成為合乎神使用的器皿,順服神行各樣善事,也要用恐懼戰驚的心情做成得救的功夫(提後二21-22、腓二12)

  1. 面對信仰的問題

大袞廟的祭司雖然因為大袞像的仆倒、損壞,發現約櫃有超凡的能力,可惜他們尚未調整信仰觀念,只是用迴避的方式,不去踏大袞廟的門檻(而沒有想要敬畏認識神);今日的我們有時也有這樣的盲點:雖然知道正確的道理,但是不願意(或尚無力量)改變,知善不能行。

二、 避免錯誤觀念方法(1-5 節)

  1. 避免錯誤的觀念
    (1) 避免外表的敬拜,要進入敬拜的實際,用心靈和誠實(亦可翻譯用聖靈和真理、或進入靈的實際), 依照神的旨意實實在在敬拜神。(約四 23)

(2) 避免求表現或結黨營私,要追求以信仰真正改變生命,結出仁義的果子(腓一 15-17、腓

一 9-11)

(3) 避免只有熱心而沒有屬靈的智慧 陷入自義的網羅(羅十2-3)

(4)避免進入信仰的虛假之中,要進到耶穌基督裡面,遠避偶像(特別是無形的)、專心一意順

服神、追求生命真正的更新(約壹五 18-21、雅四 6-8)

2. 避免錯誤的方法 要尊神為大、凡事以基督為首(西一 15-18)

三、 按照神的旨意敬拜(6-12 節)

  1. 神是輕慢不得的(加六 7-8), 順著聖靈撒種才會收獲永生
  2. 非利士人遭受災殃,亞實突的人們都生痔瘡,於是非利士人開始把約櫃從亞實突運到迦特 、以革倫等其他的大城,結果都是所有人生了痔瘡,卻並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
  3. 要用神所喜悅的方式拜神,獻上身心當作活祭,討主的喜悅。(羅十二 1)

結語
藉著非利士人擄獲約櫃之後發生的事件 我們可以體會到神的榮耀和大能 也學習到我們不但必須在面對信仰問題或困境時真誠面對 、真實轉回,更要謹慎用神喜悅的方式敬拜祂。


信仰省思
遭遇困境或失敗時,我們通常如何反應?是否曾經因為自省與調整,找出了根源問題,而體會到神對我們懷抱著賜平安的心意?


核心聖句
所以弟兄們 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 將____ ____獻上,當作____ ____,是____ ____的,是神所____ ____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 1)

【清晨甘露】

避免神的榮耀離開(撒母耳記上第四章)   郭建男傳道

前言

當生活順利時,我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神和我們同在,然而信仰更重要的乃是實質生命的改變;我們要避免只重視外在的表象,卻不能討神喜悅,反而讓神的榮耀離開了我們

本文

一.信仰實質勝過外在(1-5節)

  1. 要找出信仰問題的真正原因

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對陣,第一次以色列人就戰敗,折損了4000人,此時以色列人的長老們就認為應該要把神的約櫃從示羅(會幕所在)抬到戰場上,但卻忘記約櫃的行動進出是完全不由人的,唯有依照神的指示才能移動;以色列人之所以戰敗也不是因為約櫃沒有出陣,而是因為會幕裡敬拜神的祭司行為偏差不善,而百姓也都是個人任意而行。

  1. 沒有改善問題只是徒勞

不敬畏神的祭司把約櫃抬到戰場上,以色列人歡聲雷動,自以為必勝,卻不知更大的失敗即將來到。

  1. 外在聖工不等於遵行主旨。

反觀當以色列人初進迦南地,勝過耶利哥城之役後攻打微小艾城卻失敗時,領導者約書亞有屬靈的敏感度,懂得悔改並謙卑求問神,知道有罪在百姓中並且除去問題,才能真正扭轉困局。

二.把握機會及時悔改(6-18節)

  1. 如果沒有悔改仍然會失敗

約櫃剛到戰場,以色列人自以為必勝,而雖然非利士對神的認識不太清楚,但也很警戒忌憚,甚至因此更激發出必勝之心,在這次交戰中殺滅了以色列人高達3000人,可見不悔改卻自己解決問題是無濟於事的。神重視人的靈命勝過肉體生命,他所愛的一定會管教,使人能回到神的旨意,遵行神的話語。

  1. 時候一到,管教就會臨到(加六7、箴十三18)

這次戰爭中,約櫃被擄、以利的兩個兒子也被殺,這是因為在士師時代以色列人從祭司到百姓累積了許多惡行,如今時候已到,神就要出手管教。當我們遇到管教或是責備警戒時,應該謙卑自省,如此就還有復興和轉圜的契機。

  1. 神的旨意終要成就

除了約櫃被擄走、以利的兒子同日死亡以外,以利也在聽到兇報之後往後跌倒、折斷頸項而死,而這因為不斷得罪神而導致的禍患,神已預先藉著撒母耳向以利家提出警告。(雅一15-16)

事奉神的人,應該要忠心而有見識,如以利光是向神有熱心但缺乏屬靈的智慧是不夠的,會變成自義、不順服神。

三.在苦難中悔改復興(19-22節)

  1. 非尼哈的妻子也在接到丈夫和公公過世的消息後屈身生產(後來去世),苦難也常常如產難一樣突然臨到我們,但面對管教的我們要避免停留在信仰的黑暗裡,而要進入主的平安當中(帖前五3-4)
  2. 在苦難中仍有亮光

神還是讓孩子出生,表示祂的慈愛恩典並沒有完全離開以利家,在試煉中依然開出了道路。

  1. 真正悔改避免神的榮耀離開

孩子被取名為「以迦博」,意為無榮耀。這個名字帶著自省悔改,也預示雖然神的榮耀暫時離開,但是只要真正悔改,榮耀依然會再回來。

結語

藉著選民在信仰的黑暗時期,神不惜讓約櫃被擄、榮耀離開,我們也要反思自己的信仰,避免陷入和以色列人相同的信仰迷思中。

信仰省思

我們曾經走過信仰的黑暗時期嗎?又是如何反省尋找神,重新調整自己的步調呢?

核心聖句

不要____ ____,神是____ ____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____ ____撒種的,必從聖靈收____ ____。(加六7-8)

【清晨甘露】

預備自己合乎主用(撒母耳記上第三章)      郭建男傳道

主題讀經

撒母耳記上第三章1-21節

本文

一.謙卑的學習態度(撒上三1-10)

  1. 士師時代的選民處於信仰黑暗期,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當時的祭司以利眼目昏花,同時屬靈的眼睛亦不如以往明亮。(撒上三2)
  1. 撒母耳年紀尚小,而以利兩個兒子的心思並不專一在事奉上(撒上三3),因此神呼召撒母耳。撒母耳有謙卑的態度與順服的心,更可貴的是還具有屬靈的敏感度,神連續的呼召,撒母耳每次聽見,每次回應(撒上三4-10)。
  2. 為何神不只一次呼喚呢?因在這之前,撒母耳還未認識耶和華,也未得耶和華的默示(撒上三7),是神要給予撒母耳學習的機會,增加他的屬靈經驗。

二.明白神的話語去做(撒上三11—18)

  1. 撒母耳願意謙卑領受神的話,神告訴他以利兒子作孽,身為父親的以利卻沒有禁止他們,信仰軟弱的狀況除了影響自家人,甚至會擴及選民。這猶如我們處於信仰低潮時會影響到家人,甚至是教會。因此,我們須謹慎,樹立良好的信仰典範傳給後代。
  2. 撒母耳不敢將神的默示向以利說,同樣的境遇也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尤其是負面訊息確實很難對人明說,但若為信仰緣故,可向神求智慧與機會。在此,神創造情境幫助撒母耳,讓以利主動提問,使撒母耳能順勢接答(撒上三15—18)。
  3. 以利聽到神的默示應該要感到震驚而有所作為,但以利卻沒有責備或提醒兒子。這事提醒我們,若在聽道中驚覺到自己的無知、沒有按真理行,應要覺得扎心,向神認罪求赦。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憂傷痛悔的心,神必不輕看(詩五十一17)。趁還有機會認罪時,趕緊回轉歸向神。

三.學習成長預備主用(撒上三19—21)

  1. 我們都是藉神的寶血贖回的,應珍惜神兒女的身分與寶貴救恩,預備自己,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逃避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同行(提後二20—22)。
  2. 要按著主的旨意而行,不是倚靠勢力、才能,乃是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3. 求神使我們與祂同在,常常聚會、禱告與讀經,在道理中成長,得以完全(提後三16—17),如撒母耳一樣,將自己預備好,為主所用(撒上三21)。

討論與分享

神若要使用我們必定會開路幫助。遇到困境時,你曾經有向神求智慧與機會,最後得到神的幫助順勢而行,完成神所喜悅的嗎?

結語

在士師時期的選民,處於信仰不佳的環境,但愛選民的神仍舊帶領。當我們遇到考驗,處在信仰低潮境遇時,更要自勉繼續參加聚會,每日讀經、禱告,使我們能保持屬靈的敏感度,讓屬靈的眼睛明亮。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詩十九8)。神的話語將成為困境中的力量與幫助。

信仰省思

神的話語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信仰真實的展現,我們若有順服的心,謙卑的態度,必能如撒母耳一樣得以聽見神的呼召,你是否有把握機會回應神?與神同工必蒙神悅納,成就合神心意的美事。

中心聖句

耶和華又來站著,像前三次呼喚說:『撒母耳啊!撒母耳啊!』撒母耳回答說:『請說,___ ___ ___ ___!』(撒上三10)

【清晨甘露】

在生命中綻放主恩(撒母耳記上第二章) 郭建男傳道

前言

這世界雖充滿困難與考驗,甚至佈滿罪惡與黑暗,但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奮力在主恩、主道中成長前進。 

本文

一.要倚靠生命之主(撒上二1-10)

  1. 生命的力量及避難所(1-2)

哈拿因不能生育,向神祈求,蒙神憐憫垂聽,賜其撒母耳,哈拿感念神的恩,頌讚神的名,訴說著神是生命中的磐石,使我們得以堅固,是生命中的避難所(詩四十六1)

  1. 謙卑倚靠神的大能及智慧(3-4)

我們的一言一行神都鑒察,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四6),在神面前懂得謙卑,因人是為神所造,帶著肉體,不因一時的順境,驕傲、口出狂言,將榮耀歸給神。

  1. 神的聖名要蒙福(5~10)

神使哈拿得到飽足,使其生育,使其興旺。神可以逆轉順境也可以逆轉困境,可以使人死也可以使人活,我們的生命掌握在神之中,我們的生命如同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唯有主若願意,我們才得以活著,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這一切都掌管在神之中(雅四14~15) 

  1. 高舉受膏者的角(9~10)

人是不可與神相爭的,一個屬神的選民,要走在神的道路上倚靠神,方得神所賜的應許。

二.勝過罪惡的環境(11-26)

  1. 環境中罪惡的一面(11-17)

對比受耶和華和人喜愛的撒母耳,以利任意妄為的兩個兒子,藐視神的祭物,罪孽深重,同樣侍奉神,態度卻截然不同。

我們應除去不敬虔的心(多二12),和世俗的情慾,學習敬虔、操練敬虔、成為合神心意的人,是我們在信仰上努力的目標。

  1. 教養孩童走當行的道

以利兩個兒子的惡行,我們當引以為戒,教養孩童,在有指望時,走當行的道(箴十九18),疼愛不溺愛,使兒女成為敬虔的後嗣。

  1. 侍立在神面前(18~21)

當看重屬靈的豐富,而非屬世的財寶,對神的道理及恩典,渴慕及仰望,面對屬世環境的誘惑,避免受影響,用主道的灌溉、行道的力量,勝過罪惡的環境。

敬畏神的哈拿,在獻上撒母耳後,神再賜哈拿三子二女 。在敬畏神的信仰當中, 我們也常從神得到出乎意料的恩典,領受豐富的應許,如同哈拿、撒母耳,在生命中綻放主恩。

  1. 當行在正道上(22-26)

我們得罪人,還有機會彌補,得到人的原諒,但倘若像以利的二子惹怒神,我們又該如何免受神的責罰?故當將眼光放遠,不重視眼前利益,走在正道上,靠神的話語得著幫助(提後三17)。

三.通過生命的考驗(27-36)

神原給以利家豐厚的恩典,貴為祭司的家庭,得著百姓的祭物,唯不知珍惜,罪孽深重,神除將恩典收回外並,並照他們罪審判。預言家庭落敗,兩子同日死。

結語

當在生命當中,綻放主恩,倚靠生命之主,勝過罪惡的險境,走過生命的考驗,盼我們都在主的恩典當中,得著神的應許 。也願神幫助我們不沾染世俗,有行道的勇氣和力量,永隨主。

信仰省思

你認為,得主最豐厚的恩典是什麼?

信仰歷程中,有通過什麼生命的考驗嗎?

中心聖句

我的心因耶和華__ __;我的角因耶和華__ __。 我的口向仇敵 __ __;我因耶和華的救恩__ __。(撒上二1)

【清晨甘露】

禱告改變人生困境(撒母耳記上第一章) 郭建男傳道

引言
人在遇到困境時,有時候找不到改善的方法,但來到神的面前禱告懇切禱告,就能蒙主垂聽,當時候滿足,就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以色列士師時代末期,藉著一位不育的婦人哈拿,就在恆切禱告之下得蒙神的垂聽成全,生下一子撒母耳將他獻出,終身服事神,也開啟了先知時代的序幕。

一家庭的問題與改善(1-8)

  1. 事奉與婚姻的問題

以利加拿(撒母耳的父親)根據對照歷代志上第六章的記載可知,是利未人哥轄族的後代,但他住在以法蓮山地,沒有供職;婚姻方面亦沒有照主的吩咐,有兩個妻子:不生育的哈拿和有兒女的毘尼拿,這些生活狀況也體現了士師時代人人任意而行的實況,也衍生出更多家庭問題。不能生育在舊約選民看來是得不到神的祝福,也是人生中極大的遺憾。

  1. 家人相處的問題

雖然生活和事奉上有缺憾與不足,但以利加拿仍然有按著節期的規矩(逾越節、五旬節、住棚節)到示羅敬拜神。在獻平安祭(獻記者可以吃祭肉)後,以利加拿總是分給哈拿雙份,表現出他對哈拿的偏愛或安慰,但顯然如此做也讓毘尼拿不滿,所以總是激動哈拿。

以利加拿的處理方式並不完美,其實不論在家庭面對任何問題,聖經的基本原則乃是「用愛代替對立」,「以善勝惡」。(羅十二17-21)

  1. 要珍惜神、人的愛

以利加拿還是敬畏神的,一個家庭如果敬畏神仍會有路可走,所以他給予哈拿雙份的祭肉也頗能安慰人。

信仰的核心價值是真理與愛(包含對神和人),在愛的方面,我們要常常到神面前親近神,也要用愛待人,人生的境界才會更寬廣。(約壹四7-9)

二.合神旨的禱告蒙垂聽(9-18)

  1. 哈拿懂得禱告

除了向神傾心吐意,進入禱告的深處,現代的信徒更要常常藉著聖靈裡的禱告,藉著聖靈用說不出的嘆息,為我們壹照神的旨意祈求。

  1. 遭遇誤會、委婉澄清

雖遭以利誤認為他是酒醉的婦人,但是他能委婉說明所遭遇的困難和所求的內容。

  1. 安慰與祝福

以利的恩言使哈拿得到安慰,在完全交託下不再面帶愁容,也可以好好吃飯了。可見我們現今在言語上也要求主賜智慧,常常對人說安慰、恩慈、祝福的話語。(箴十二18-19、箴二十一11、帖前四11-12)

三.時候滿足,主會開路(19-28)

  1. 要等候神的時候

撒母耳的命名字意為「神聽見」,在神的時候滿足應許成就了,也就出生了。(傳三1)

  1. 要懂得感謝

由於哈拿準備還願,要先讓孩子斷奶,再帶著孩子到聖殿,所以先生也尊重她的想法,讓他在家裡照顧孩子,自己上聖殿守節,從中也體現夫妻的互相搭配。

  1. 以實在的行動獻給神

撒母耳斷奶後,哈拿就依照像神所許的願,帶了三隻公牛(牛的價值最高,可能一隻用來還願、一隻為守節準備、而第三隻則是要獻出撒母耳為拿細耳人)來還願,並向以利說明自己領受神的恩典,要來還願。

結語
每個人都會遇到一生困難和問題,只要懂得到神的面前禱告,神必幫助開路,當時候滿足、獲得恩典後, 們也別忘了向神獻上實際的感恩動。

信仰省思

我們曾經為了生活中的困境向神呼求,並得到神引領開路的恩典嗎?

核心聖句

婦人說: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從前在你這裡站著____ ____耶和華的那婦人,就是我。我祈求為要得這孩子;耶和華已將我所求的賜給我了。所以,我將這____ ____歸與耶和華,使他____ ____歸與耶和華。於是在那裡敬拜耶和華。(撒上一26-28)

【清晨甘露】

一件當做的事 郭建男傳道

前言

主在復活升天之前交代門徒的使命—傳福音(太十7)。

本文

一、務要傳揚真道

(一)傳福音使人得新的生命(可十六15-16):

1、為什麼福音能使人得新生命?因洗禮是歸入主的死,與主同死同埋葬、同復活(羅六3-4)。

2、為什麼洗禮可以赦罪?洗禮並非僅是形式,藉由聖靈在活(流動的水)運行而有主的寶(約壹五6-8),這三樣都歸於一才有赦罪的功效。

3、洗禮時除了低頭面向下,同時心裡要謙卑順服,在主死的形狀上(約十九30)與祂聯合(包括實際的形狀與心靈的樣式),舊人與主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脫離黑暗權勢的轄制,不再做罪的奴僕(羅六4-6)。

(二)傳福音的正確觀念

1、做與不做的差別:(林前九16-18)不做有虧欠,做了有賞賜(智慧、能力、天國的賞賜),願意承接聖工都有恩典,因為順服、從中學習才能明白自身的問題在哪裡,有屬靈智慧的人多會選擇去做。

2、做得有節制、有方向(林前九25-26):就如運動員的目標是參賽,平時就該鍛鍊,但不能過頭,免得面臨賽事時受傷不能上場。信仰的目標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傳福音是盡本分與人同得恩典(兩人都要堅固),所以傳福音不能取代信仰的靈修,也不要因此忽略家人信仰的關懷、同靈間的彼此相愛,自己孤軍奮戰。

3、先攻克己身(林前九27):能自我約束、以身作則再傳福音,否則即使慕道者來了,看到傳福音的人行為不好會對道理產生懷疑,因信仰沒有帶來生命的改變。所以傳福音的關鍵在於自己把道理行出來、為主發光。不可為傳福音把屬靈生命消耗殆盡,如此沒得到福音的果效與賞賜,反倒被棄絕,所以點燈同時也要預備油,這個動作不能少。

4、無論得時不得時,宣道、牧養必須專心不可隨便,遇到困難挫折要百般忍耐,分辨各人情況,當勸勉時勸勉、當警戒時警戒、當責備時責備。末世已到人心厭煩真道,你雖好意要傳福音,但對方可能會攻擊,我們謹慎忍耐就能避免受傷(提後四2-5)。

二、信仰的行動力

(一)開拓、跟進、牧養都要持續不斷(太十7):

1、無法預測對方接不接受(傳十一6),只能持續不斷去做,並且要與神同工(林前三6-9),配合神的帶領與旨意。有做才有希望,因環境不可能時時符合我們想要的條件,只觀望,既不撒種也不收割,錯過時機就沒有收穫(傳十一4-5)。

2、無法預測神的作為,唯一能做的就是交託,因不是人有能力收割莊稼,靠的都是神賜的機會(傳九10-11),應當求主打發工人去收割莊稼(太九38),而不是自己預判。

(二)力量的源頭—倚靠聖靈(徒一8):重視禱告並禱告到聖靈充滿,有悟性也要有靈言禱告(徒二4)。上週馬祖靈恩佈道會,有聖靈奇妙的帶領。我們傳福音一方面跟進一方面也開拓,去年訪問一位要跟進的對象時,遇到一位陳清芳先生,當週安息日來教會慕道,他原本是傳統信仰,在公墓工作需要拜拜,我們傳揚信靠獨一真神,祂是全知全能的神,只要相信、倚靠祂,必定為我們開路,於是他就有單純的信心向神禱告,神讓他在南竿縣立醫院找到清潔的工作不用拜拜,聖靈帶領他專心查考將近一年的時間,這次春季靈恩會在馬祖南竿受洗,洗腳禮聖餐禮後禱告得到寶貴的聖靈。另有一位跟進很久的慕道者首次踏進教會,因為不熟找不到,蔡執事有個感動就去開門,慕道者聽完洗腳禮聖餐禮道理後,禱告也得到聖靈,這些都是聖靈同工使人相信的見證。

三、傳揚天國福音

(一)傳福音的重心是傳主耶穌的救恩與真理(可一1)—天國的福音。保羅不敢誇自己的能力,只誇主的能力與作為、神蹟奇事(羅十五17-18)。

(二)不論是從神蹟或人情入門都應當轉向真理(來五13-14),當主不再供應物質的餅,不明白主的話就多有退去的(約六66),因有些人無法承受苦難,有些人只追求物質,要將信仰根基提升到真理的層面(來六1),從屬靈的嬰孩長成成人。

(三)傳福音時不要在屬世的事做很多想像和預備(太十9-10),以免耽誤時機,要靈巧有智慧去了解情況(太十11-13),為人帶來基督的平安,只要我們盡本分即便對方不接受我們自己也能得平安。

結語

期盼以上主耶穌所教導的,我們也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使我們時時能感受主的同在、主的恩典。

信仰省思

您是否有傳揚真道的使命感?是否曾在傳福音的過程中體會聖靈的帶領呢?請與親友家人一起分享體驗與感受。

核心聖句

早晨要____ ____ ____ ____,晚上也不要____ ____ ____ ____,因為你不知道那一樣____ ____,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十一6)

【清晨甘露】

得著聖靈所賜的能力     郭建男傳道

前言

主在復活升天之前,除了囑咐兩大使命─宣道、牧養外,也提醒要受聖靈的洗並領受聖靈所賜的能力。(徒一8)

本文(使一8)

一、為主見證引人歸主(徒二37~38)

當人悔改信主,受洗罪赦就必領受聖靈,這應許是給我們及我們一家(徒二39)。我們按照應許做,主會把祂應許的恩典福氣賜給我們。今天如果是我們是在真耶穌教會的家庭,我們的嬰孩就要把握機會讓他受洗,嬰孩受洗的信心來自於父母,如同當時的舊約預表,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全家大大小小都要過紅海,不是大人過紅海,小孩留在埃及,這個過紅海,就預表洗禮。所以,我們全家大大小小都要洗禮喔!

如果本身是真耶穌教會的家庭,小孩子不能讓他等他長大後,讓他自己決定。必須按照聖經裡面,以色列人過紅海,因他們已經是神選民的家庭,就當憑著信心,讓嬰孩受洗。

如果是長大聽到福音的信徒,也需要把握機會,我們要為自己的家人,為他們聽見福音靈命得救的事禱告,要重視這個事。不是只有自己聽見福音覺得很好,願意傳揚,但是覺得困難,又或是怕傳揚後遇到一些情形就畏懼不前;反而是要按照主的應許,應許是『給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神所召來的』。如果,我們一直照著應許做,主就會把祂的應許福氣賜給我們。

二、得到信心智慧力量

  1、聖靈充滿智慧充足(徒六3)

  *好名聲(好的見證):好的信仰生命的見證,而能夠展現出來

  *被聖靈充滿:內在的屬靈狀態要注重真理聖靈的追求,要結出聖靈的果子。

  *智慧充足(有屬靈的智慧)

   2、大有信心引人歸主(徒十一24~26):

*巴拿巴: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內外展現出生命的見 證,為主發光,引人歸主,又會幫助別人(去大數找掃羅) 

   3、靠主勝過魔鬼敵阻擋(徒十三6~12):方伯信道

三、福音傳揚教會牧養

1神蹟顯明:瘸腿走路─關鍵:先聽道,生信心,得痊癒(徒十四8)

2.福音興旺遭逼迫:保羅被石頭打(徒十四19)

3.聖靈幫助面對問題(徒十五36):保羅認為不能帶馬可同去,但是巴拿巴願意帶領馬可前往;因而宣道分成兩路線,保羅帶西拉『……蒙弟兄交與主的恩』(徒十五40),在這裡面是有教會的認可,此關鍵在於,『你所做的這些工有沒有跟整個教會系統連結』;如果有連結,後面才會一直往下有結果,這是做聖工的關鍵,要與教會整個連結起來。

4.聖靈帶領福音傳揚:(徒十六6~9):按照聖靈的旨意,馬其頓呼聲,跨越亞洲,來到歐洲(腓立比、哥林多)

結語                                          

藉著使徒行傳的學習,如同聖經上所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徒一8),讓我們藉著禱告,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讓聖靈充滿我們,為主做美好的事奉,能夠傳揚福音使教會得到好的牧養。

信仰省思

在使徒行傳的第一章第8節中提及哪兩件重要事情?這兩件事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否有體會呢?請與家人朋友一起分享體驗與感受。

核心聖句

但_ _降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_ _,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_ _。(使一8)

【清晨甘露】

謹慎同心面對靈戰 郭建男傳道

前言

在《但以理書》第十章中,但以理在波斯王古列第三年進行21天的禱告,獲得啟示,也提醒我們要透過禱告謹慎面對靈界征戰,並藉著神的全副軍裝同心得勝。

本文

一、重視禱告靈修生活(1-9節)

1.重視信仰、用心禱告

現在怎麼比較少有像神顯給但以理看的顯著的異象?這是由於新約時代已經有全備的真理、內住的聖靈,所以我們要避免追求異象,因為撒旦會裝作光明的天使、仁義的差役;末世時代假基督、假先知要興起,若只重視神蹟奇事容易被迷惑。(林後十一14-15)所以要更重視靈修,倚靠聖靈引導我們明白真理。(約十四16)

2.主的同在回應

但以理的禱告很深入,值得我們學習,他也在深入的禱告的得到回應,看見人子主耶穌,有榮耀、光輝、聖潔的形象,是神本體的真相(來一3)。

3.主的啟示保守

但以理禱告的第二十一天是正月24日,往前推即是正月初三日看異象起就開始禱告,而以色列人的逾越節則是正月14日;需守節七天,所以禱告的時間是在逾越節期當中。

神的異象只顯給但以理一人看,人見了異象有時身心會受到影響或衝擊,而但以理就見了異象後也很虛弱,面伏在地沉睡了。

參看《路加福音》中,撒加利亞在聖殿中見到關於生施洗約翰的異象後暫時失語(路一20),在神的計劃成就後恢復了說話的能力;《使徒行傳》中,保羅在大馬色見異像後也經歷暫時失明的情況。

二、信仰謹慎面對靈戰

1.蒙神的垂聽與眷顧

經過天使按手加添力量後,無力而沉睡的但以理才能用手支持自己起來,而天使向他表明,因為他刻苦己心的禱告已蒙神垂聽,所以神特別差遣使者來指示他關於異象的內容。

2.靈界中有光明與黑暗的爭戰

屬靈的爭戰和地上發生的事情常有所關聯,除了天使雖然要來回應但以理但卻被波斯魔君阻擋,在《約伯記》也可以看出撒但在靈界裡發出挑戰(伯1:6-12),而神允許約伯受苦。

神為了藉苦難的考驗顯出約伯信心的真實、加強煉淨約伯、使他成為後人的美好榜樣,而容許撒但發動攻擊。

3.屬靈爭戰,選民要謹慎

在靈界中,人常感到無力,無法表達,在面對神的異象時,我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可能會無話可說。

神差派天使來傳遞信息,人要謙卑才能領受神的內容;但以理在天使摸他,給予力量後,才有力氣再說話,也可知神要同意,人才能說話。

在屬靈爭戰當中要保持謹慎,而且謹慎的態度要持續到底。

三、靠主同心打聖靈戰

1.靠主加添信心力量

有一位形狀像人的天使又摸但以理並對他說話,加添了但以理的力量,有了力量也才能好好聆聽異象的意涵。

人在靈界中是很軟弱的,必須靠主加添力量,但以理平時有下足靈修的功夫,懂得靠主,值得我們學習。

靠著加添力量給我們的主,我們才能做這事或做那事,不論遇到何種景況都能靠主走過,並且從中學習。(腓四13)

2.面對靈戰要做好準備

天使要繼續回去波斯的魔軍爭戰,未來希臘的魔君還要來,爭戰會一直持續到末後;可見信仰也是不斷的爭戰,要做好準備迎戰,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包括真理、仁義、平安的福音、信德、救恩的頭盔和聖靈的寶劍;這一切都能幫助信徒在磨難中站立得住、抵擋魔鬼的攻擊。(弗六12)。

3.靠主同心合意

光明的天使本身是團隊,團結在一起和惡魔爭戰;而選民在世上也要有屬靈的同伴,和同工們同心合意,一起打勝屬靈的戰爭。

結語

魔鬼除了用罪惡引誘選民,也會分化選民,設法讓我們產生紛爭,我們需要靠著聖靈、同心合意、團結一致,贏得戰爭的勝利。

信仰省思

在信仰歷程中,我們曾有「遇見神」的經驗嗎?提出來一起分享。

中心聖句

因我們並不是與____ ____ ____的爭戰(原文作摔跤;下同),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____ ____ ____的惡魔爭戰。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____ ____ ____ ____,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____ ____得住。(弗六12-13)

【清晨甘露】

西羅非哈的女兒       黃嘉倫弟兄

前言

西羅非哈無子,產業須由弟兄和近親繼承,他的女兒向摩西提出申訴,摩西將她們的案件呈到神的面前,耶和華曉諭摩西訂定新例…….。

本文

壹、渴望父親的產業(民二十七1-11)

一、巾幗不讓鬚眉,女力展現

1.西羅非哈的女兒勇於認錯,謙卑到神前;她們智慧充滿,到神前;她們尊重神的秩序與帶領。

2.西羅非哈的女兒向摩西提出申訴,為什麼因我們的父親沒有兒子就把他的名從他族中除掉(民二十七4)。

3.神是公平的,在神的眼中,男女是平等的,在神的國裡男女同得主恩(加三26-29)。

二、摩西立下的典範

1.摩西不倚靠自己的智慧與經驗解決問題,而是尋求神的指引;他不因自己是神所揀選的領袖來

制定律法未指明之事,而是接受新的觀點,推動公義(羅十二2)。

2.摩西展現謙卑的領導風範,將她們的案件呈到神的面前,耶和華曉諭摩西訂定新例,女兒可以承受父親的產業(民二十七1-11)。並且後續又進一步規定「西羅非哈的女兒可以隨意嫁人,只是要嫁給同宗支派的人,這樣以色列人的產業就不從這支派歸到那支派‥‥」(民三十六1-12)。

3.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十二3),所謂「宰相肚裏能撐船」,一個領導者能放開心胸,把心思用在更有意義的事上,才能擔大任,為神所用。

三、神的慈愛與公義

1.神曉諭摩西西羅非哈的女兒說得有理,神慈愛與公義的展現。

2.神聽見五位女兒的請求,顧念她們在父親過世後無依無靠的處境,不讓她們被忽略,於是修改律法,設立一條新的公平制度來保障類似的案例。

3.這是神對弱者、女性、孤兒的體恤和看顧,祂是孤兒的父,寡婦的依靠(詩六十八5;出二十二22)。

貳、看重屬靈的產業(民三十六1-12)

一、重視神所賜的產業

1.神是以色列人的產業,所以大衛作詩說:「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祢為我持守」(詩十六5)。神是福氣的唯一源頭,我們的好處不在祂以外,因而我們要投靠神,並求神保守我們。

2.西羅非哈的女兒與族長都看重產業,這是神所喜悅,她們憑信心行動,完全順服神的話。

二、遵守神所賜的產業

1.持守真道,不受錯謬影響,以神的話語為生命準則,除去惡慾,為承受產業做好準備,靠神的恩典過聖潔的生活。

2.憑信心行動,完全順服神的話。即使環境艱難,也不動搖對神的信靠。

三、管理神所賜的產業

1.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一百二十七3)。

2.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十二6)。

3.律法也是神所賜的產業。經云:「摩西將律法傳給我們,作為雅各會眾的產業」(申三三4)。律法是神的話語,與以色列百姓的禍福息息相關,是百姓要看重與遵守的(詩一一九111)。

4.我以你的法度為永遠的產業,因這是我心中所喜愛的(詩一一九111)。

5.在孩子年幼時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用身教幫助他們認識神,最終能將他們各個帶到神的面前。

結語

「世上的產業」是暫時的,是會朽壞的;而「天上的產業」是永遠的,是不朽壞的。所以主耶穌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十六26)。神應許要賜給信徒「天上的產業」(彼前一4),就是在耶穌再臨時,能進入永恆的天國。這是每一位基督徒的盼望,但必須要忍耐等候(羅八24-25)。

信仰省思

我們的心中是否有不以追求物質的產業為核心價值,而是以追求神國為我們的產業呢?

中心聖句

我以你的法度為永遠的產業,因這是我心中所喜愛的。(詩一一九111)

認識真福音 陳翠華執事娘

祢已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必叫我因見祢的面得著滿足的快樂。(徒二28)

我來自一個傳統信仰的家庭,對於基督教完全陌生,1990年我到臺北金華街工作,那附近有一座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亦即摩門教)的教堂,我看到許多外國面孔的傳教士常常進出,也得知他們很認真的在找人信耶穌,覺得很好奇,心想怎麼有人願意花自己的錢,飄洋過海到陌生的地方去傳所謂的福音?
因為從小都沒有接觸過基督教的信仰,也沒有人介紹我信耶穌,所以我對基督教可說是完全不懂,當然更不知道摩門教的信仰和基督教有所差異,因此對於這些摩門教的人士雖然有所好奇,但不敢主動跟他們提問,直到我即將被調到總公司工作,我才提起勇氣跟他們的傳教士問問題,他們也很熱情,邀請我到摩門教參觀。但是因為我完全沒有接觸過「教會」,心裡覺得有點害怕,遲遲不敢前去。
後來我就調回總公司工作,我坐在一位女同事(北投教會的彭姊妹)旁邊,因為心裡不安,到了總公司沒多久,我就詢問那位同事,「你認識基督教嗎?你覺得摩門教是可以去的地方嗎?」很感謝主,這位同事剛好是真耶穌教會的信徒,她聽到我這樣問她,不但清楚地跟我解說基督教的信仰,也馬上邀請我去真教會查考真理,但因為事先已經答應摩門教的傳教士去教堂看看,所以剛開始時,我就同時到摩門教和真耶穌教會聚會。

彭姐妹為我解釋疑難的時候,不是隨意發揮,而是根據《聖經》,很奇妙的,主耶穌感動我的心,那時只要聽到她跟我說是《聖經》講的話,我就毫無懷疑,非常地相信,所以當我去了兩次摩門教,看到他們準備聖餐的物品跟《聖經》不相符後,我就覺得懷疑,從此不再去了,專心地待在真耶穌教會慕道,就近參加石牌教會的查經班,一點一滴地瞭解《聖經》的真理,也在同靈的鼓勵下認真地求聖靈,並在受洗之前得到寶貴的聖靈。不過雖然我在受洗之前得到聖靈,卻一直沒有太清楚的感受,只是憑著信心接受,直到受洗幾年後,進入婚姻即將為人母親的時候,才在一次禱告當中明確感受到聖靈充滿。
慕道後,我最大改變就是開始學會依靠神,因為知道自己是有神可以投靠的人,就不再像以前那樣對於靈異事件或是鬼故事的事情感到驚恐。慕道將近一年,我明白真耶穌教會是唯一得救的門路之後就決定受洗,因為家裡是傳統信仰,我知道爸媽會反對,而當時我已是個成年人了,就決定直接先洗禮,之後再回去跟父母說。很感謝主,雖然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但一路上時刻都在禱告,學著將困難交神。最後,當我跟父母開口說出「我已受洗,以後不再拿香祭拜,也不能吃祭拜過的食物」的時候,母親雖然不悅,但是沒多久,她就跟我說:「我會把一份沒有拜的東西拿出來,你就吃那個就好了。」感謝主!沒有逼迫、沒有責備,解除了我內心不安跟害怕,神就這樣輕輕鬆鬆地解決了我的大問題。

以前外子(蔡仁基執事)帶領詩班,當時詩班是在安息日晚上練習,所以我就開始為班員準備晚餐,就這樣長期準備下來,除了詩班班員外,也有越來越多弟兄姐妹留在教會,慢慢地發展出教會晚間的愛餐時間,持續了將近二十年。除此之外,對於洗腳禮和書報社的工作,我也抱持著努力做、快樂做、認真做的心情服事。每一次的靈恩佈道會時,想到主耶穌又保守眷顧我半年,並且願意繼續讓我有機會服事祂,我的心中就會充滿感謝,願主耶穌繼續引導、堅固、看顧我,讓我能繼續作忠心的僕人,討主耶穌的喜悅。

陳翠華執事娘(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