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講道錄音已全部上線
6月份講道錄音已全部上線,歡迎各位同靈下載聆聽
20160602(四) 董晏佑弟兄-基督徒的情緒管理
20160603(五) 周昌寰弟兄-我信主的領受和改變 (蒙恩見證)
20160604(六) 陳文斌傳道-主耶穌受試探-石頭變餅
20160604(六) 陳文斌傳道-與神同行三百年
20160607(二) 陳文斌傳道-恆切禱告會
20160609(四) 陳文斌傳道-蒙恩的義人:挪亞
20160610(五) 陳文斌傳道-起來跟從耶穌
20160611(六) 陳文斌傳道-主耶穌受試探-從殿頂跳下(三)
20160611(六) 陳文斌傳道-敗壞的世代
20160614(二) 蔡明道弟兄-基督徒與守法
20160616(四) 陳聖德弟兄-信心的表現
20160617(五) 蔡又晴弟兄-十二使徒之賣主的猶大
20160618(六) 許奇英傳道-求祢仰臉光照我們
20160618(六) 許奇英傳道-從歎息到歌唱
20160621(二) 張孝誠弟兄-雜想
20160623(四) 陳文斌傳道-全家進了方舟
20160625(六) 江永生執事-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
20160625(六) 蘇晉暉弟兄-與耶穌同行
20160628(二) 車志恒弟兄-不義的管家
20160630(四) 陳敬恩弟兄-流淚禱告
105年六月安排表
力挽狂瀾
聽道筆記
Hanna C整理
壹、暗礁四伏的年代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太二十四37)
在義人挪亞的時代,神曾經用洪水毀滅了世界;而神再次降臨的日子,則是挪亞世代的重新再現,當世界的走向像挪亞時代一般時,主耶穌再次降臨的時日就不遠了。
主耶穌第一次降臨,藉著童女馬利亞懷孕成為人,住在人世間,祂帶來了神的救恩、憐憫和慈愛;;而主耶穌再一次降臨,則是世界的末日,那時世界會毀滅,祂帶著權柄、能力,依照祂的公義來施行審判。
神雖然用洪水毀滅挪亞時代了‚但是也準備了方舟‚拯救了進入方舟的挪亞一家八口;而在世界的末端,神將要毀滅一切之前,祂也準備了末世的方舟—就是屬於神的教會—,來營救進入方舟的人們。
根據環保議題、核子武器問題等評估,科學家虛擬一個「末日時鐘」,現在(2015年)距離末日已經剩下三分鐘了。這種估計雖然和信仰沒有關係,但是可以看出科學家已經意識到人類活在險峻的絕境,我們所處的環境很惡劣,隨時會毀滅,核子戰爭一旦爆發,人人都不能倖免於難!我們實在應該要有危機感。但反觀云云大眾,現在最重視的是甚麼?似乎還是賺錢和享受生活。
而就信仰的角度來看,世界的毀滅也是很快就到了,因為挪亞時代的風氣已經再現了,挪亞的時代有兩個潮流,現在的世界也有這兩個潮流。
一、罪惡充斥
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創六5-6)
世界在神面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 神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創六11-12)
這兩段經文中提到一些負面字眼,如「罪惡」和「敗壞」,導致神憂傷。所謂的敗壞與罪惡是從神的角度看的,依照人類的眼光來看並沒有任何問題。技術進步、文明發達,人的前途一片看好,世界怎麼會即將毀滅呢?不過世界不在人的掌握中,歷史的發展全然在神的手裡。
神看世界的標準是什麼呢?最基本就是是否遵守十條誡命,而我們幾乎每一個人都常常觸犯,根本是住在罪惡當中。舊約時代,十誡是在行為上的規矩,比方不可殺人、不可姦淫等,到了耶穌來到世上時,又進一步談及內心的清潔,不但不能殺人也不能起意恨人;不能看見婦女就心生淫念更遑論發生姦淫的行為。
挪亞時代人類種種罪惡的行為和思想使神後悔造人類,神後悔並不是祂做錯事覺得後悔,而是神很傷心、心中難過。而依照神公義的原則,罪惡的世界必須付出毀滅的代價,所以那時的世代就被神毀滅了,不過神預備了方舟來拯救挪亞一家人(雖然挪亞花時間宣告世界將要毀滅,請其他人一起進方舟,但沒有人接受。)
現在也和當時一樣,科技進步、知識爆炸、思想開放,許多人看事情的角度和生活方式已經和十誡的方向完全背道而馳了,所以這個年代顯然也鄰近了毀滅。但正如神預備了一搜方舟來抵擋洪水‚神也準備了一艘方舟(就是真教會),只要肯察覺自己處在罪惡之中,願意相信神必會再次降臨,毀滅並審判世界的人,都能進來得到拯救。
二、重視吃喝和嫁娶的事
當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 (太二十四38)
洪水是突然降下的,人們一直照平常的模式生活,吃喝嫁娶,到挪亞進方舟那一天,然後被毀滅。所謂的吃喝嫁娶就是現實生活的享受,這也是即將毀滅的世代的潮流。
怎麼說呢?難道基督徒不能吃喝嫁娶嗎?當然吃喝是有必要的,飲食滿足是神給的恩典(使徒行傳十四章17節);嫁或娶也是男女應該要有的歸宿(除非有獨身恩賜),所以並不是基督徒不能吃喝嫁娶,然而我們要謹慎,不要把吃喝嫁娶當成人生的第一要務。多數人生活的目標都是「快樂」,想過享受滿足的生活,但是只追求快樂卻是一種陷阱。
你們以為降禍的日子還遠,坐在位上盡行強暴(或譯:行強暴使審判臨近)。你們躺臥在象牙床上,舒身在榻上,吃群中的羊羔,棚裡的牛犢;彈琴鼓瑟唱消閑的歌曲,為自己製造樂器,如同大衛所造的;以大碗喝酒,用上等的油抹身,卻不為約瑟的苦難擔憂。 (摩六3-6)
這段阿摩司書的紀載,提到當時的人的生活水準很高,吃穿用都是高級享受,想想看這不正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翻版嗎?不是我們所樂意追求的嗎?
當一個人的焦點集中在追求這樣的生活,就會忘記了屬靈的事,好像相機聚焦於一點,其他景象都模糊了一樣。
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悅納,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要使你們歌唱的聲音遠離我,因為我不聽你們彈琴的響聲。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摩五22-24)
那時的人們不關心信仰生活的品質, 雖然崇拜的行動持續進行,但是令人惋惜的是神對於他們的獻祭守節一點都看不上眼!神想要的公平、公義;想要人「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祂同行」,人們連一件也不肯做;他們也不為約瑟的苦難擔憂:約瑟十七歲被自己的兄弟賣到埃及受苦十三年,非常痛苦,是難以抹滅的傷痛記憶,但當有弟兄受著極大苦難時,以色列人卻漠不關心。不但如此,此時的人們根本不知道神的看法是什麼,他們的眼睛不在神身上只在享樂上;活在罪惡中卻昧於不自知,因此當然也忘記一旦生活在罪惡中、違背了神會帶來這種後果:
所以這些人必在被擄的人中首先被擄;舒身的人荒宴之樂必消滅了。(摩六7)
得罪神就沒有路走、歡樂的聲音會消失、人生的快樂會結束。
把吃喝嫁娶當成生活的焦點,定睛在這一切的經營上而不看神,只想要享受安逸無慮的生活,一點也不儆醒,不追求屬靈的事情,這就是當時也是現在的世界潮流,太重視生活的享受,對神一無所知,是潮流亦是陷阱。聖經上說掉入此陷阱的人們就將遭受患難:
國為列國之首,人最著名,且為以色列家所歸向,在錫安和撒瑪利亞山安逸無慮的,有禍了!主耶和華─萬軍之神指著自己起誓說:我憎惡雅各的榮華,厭棄他的宮殿;因此,我必將城和其中所有的都交付敵人。 (摩六1、8)
貳、力挽狂瀾的方法
這世界的潮流力量太大,甚至基督徒也想要過得大家一樣,可是別人是沒有信仰的,他們只有今生可以期盼,以今生為目標不足為奇。但是我們是神的兒子,我們有神預備流奶與蜜、豐盛甜美的地方,有不同的盼望。
既然有這盼望,我們雖然享受神的恩典,有吃喝嫁娶的滿足,但我們的心更要注重在神國神義上,這樣恩典才是真的恩典;神國中的公義、平安、喜樂才能在我們的生活、家庭裡實現;我們也能在今生過盡後,到神所預備更美的國度。
所以我們在這世界上要敢於和別人不同!因為我的身分、人生、價值觀、目標皆與沒有信仰的人不同,所以不要隨波逐流;不要用世界的價值觀檢視什麼是成功,因為世界在神看是敗壞的,我們當用神的標準檢驗我們的生活行動,因為審判我們的是神。
在洪水將來的世代,挪亞可以在大潮流中不妥協,實在值得我們羨慕!他能抵擋潮流,所以得救了,不被潮流沖走,不進入洪水裡面,在方舟之中站得很穩。讓我們來看挪亞能在潮流中站穩腳步的原因。
一、有信心
挪亞因著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 (來十一7)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來十一1)
也就是對所盼望的事情感覺有把握;對沒看見的事情(就是靈界的事如神、神國、地獄、永生、永火、天國的榮耀等)感到有證據。挪亞相信神、相信神的話,這相信就把他帶到靈界,所以我們拿出信心,也會有這等的結果。
一個人若信耶穌,卻還是用眼見去生活,那很可能被潮流沖走,因為人都是用眼睛看世界,如果我們也這樣,就和大家一樣活在人面前。我們應該用信心生活,也就是活在神面前:第一要務是要討神喜歡,過神看為正確的生活;行神看為正確的事,信讓我們生活在與眾不同的領域。
挪亞信神:信神說要毀滅世界、信神說要進方舟才能得救,他因為相信所以造方舟,並且到處傳警告,他的生活和一般人大不相同,都是來自於他相信神。
所以信心能讓我們擋住世界潮流,不被同化或沖走,神說有世界末日、有審判有天國、有地獄……我們就深信不疑,這樣我們因為相信就能產生敬畏的心,也能去神要我們做的事情,就如挪亞預備方舟一樣。
二、以神為是
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創六8)
挪亞在當時世代是很寂寞的,他的警告顯然沒有人喜歡聽:每天吃喝嫁娶正歡樂怎麼會想聽洪水將來的消息呢?
挪亞的生活是造方舟、準備進入方舟,和其他吃喝嫁娶的人大相逕庭,所以聖經說挪亞的生活定了當世代人的罪。我們可知挪亞在當時肯定很孤單,然而他卻是在神眼前蒙恩的,反而社會的名流英雄,人人羨慕的對象,卻不被神認識。
孤單而與眾不同的挪亞,是我們的榜樣。
三、與神同行
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神同行 (創六9)
在這世代潮流中,要和神同行就能站得住。(是我們和神同行,不是神和我們同行)與神同行就是了解神的心,用神的心過今生的生活。
想和神同行先要深入瞭解聖經、要對神有認識,因為認識才能同行;另外,神的靈在我們裡面,我們被聖靈充滿,順服聖靈帶領來生活、常靠禱告求主帶領每一天,也是和神同行的表現。
跟神同行,神就喜歡我們,世界怎麼看我們不重要,因為最後我們不面對世界;神怎麼看我們才重要,因為最終我們要面對神。
參、結語
挪亞世代兩個潮流,一是「罪」的潮流,大家都倒在其中,但神也開一條進方舟的路,人人可以進方舟。
但是第二個潮流更嚴重,一沖來人們更加沒希望,那就是「著重吃喝嫁娶」,甚至忘記神的恩典、蔑視神的方舟,我們更要小心!享受神的恩典很好,但心要常和神同在,腳步要天天和神同行,這樣我們就能像挪亞一樣能得救了!
2016年05月講道錄音已全部上線
5月份講道錄音已全部上線,歡迎各位同靈下載聆聽
20160503(二) 江永生執事-恆切禱告會
20160505(四) 陳文斌傳道-天起了涼風
20160506(五) 丁榮惠姊妹-不住的禱告 (蒙恩見證)
20160507(六) 柯重生弟兄-你們是世上的鹽
20160507(六) 蔡仁基執事-耶穌與母親
20160510(二) 陳文斌傳道-產業的活祭
20160512(四) 陳文斌傳道-女先知 (亞拿)
20160514(六) 陳文斌傳道-血田:亞革大馬
20160514(六) 陳文斌傳道-從樂園到墓園
20160517(二) 簡崇真弟兄-我是好牧人
20160519(四) 黃思誠弟兄-要回轉像小孩一樣
20160520(五) 黃維理弟兄-新郎的朋友
20160521(六) 車富銘長老-基督成形在我心
20160521(六) 車富銘長老-活畫基督的十字架
20160524(二) 邱允和弟兄-理財之道
20160526(四) 陳文斌傳道-樂園失落了
20160527(五) 陳文斌傳道-呼召與跟從
20160528(六) 陳文斌傳道-主耶穌受試探-敬虔的操練(一)
20160528(六) 陳文斌傳道-從怒氣到怒行
20160531(二) 程麗美姊妹-也談奉獻
Oh no, 別叫我過母親節!
suyu
主啊,我的心願都在祢面前,我的歎息不向祢隱瞞。 (詩三八:9)
母親是永遠的鄉愁
雁陣兒飛來飛去白雲裡 經過那萬里可曾看仔細
雁兒呀 我想問你我的母親可有消息
秋風那吹得楓葉亂飄盪 噓寒呀問暖缺少那親娘
母親呀 我要問您 天涯茫茫您在何方
明知那黃泉難歸 我們仍在癡心等待
我的母親呀 等著您 等著您 等您入夢來
兒時初學此首歌曲,雖不甚了解詞意,總覺得有淡淡的優美傷感。 特別喜愛在夕陽西下,倦鳥歸巢時分哼唱,卻總被媽媽提醒:這是首「媽媽死掉的人」才唱的歌!
學齡前的日子一度與外婆同住,身為第一個孫子總特別獲得疼愛。在有限的財力下外婆仍盡力地裝扮打點我,於是我總燙得一頭時尚捲髮,身穿花俏洋裝,腳踩華麗「類高跟鞋」,一手拎紅色小皮包,一手持日本製三段式折疊小碎花洋傘,一身出自高雄鹽埕區港口的泊來品行頭,跟進跟出地招搖過市。每日黃昏我總搬來小板凳踮腳,當真要做晚飯,外婆總要驅離我以免礙事,而我總不解小孩為何不能幫忙,那看起來和扮家家酒無異啊?兩個女人的戰爭戲碼週而復始地上演,未料,這點滴竟滙流成日後思念的河…。
無奈外婆來不及認識神便驟然離世,死時痛苦掙扎。 這屬靈的奧秘我無能為力,我終究選擇了不見最後一面也不送別,因我無力招架。為了不讓這一切在腦海裏留下具體鮮明的畫面,也不想日後在記憶中播放這傷感的影片,遂決定像個孩子,假裝沒事,欺騙自己外婆只是出遠門,不是離棄我。 作家張愛玲說過:看似無情,其實是最深情的。我已顧不得他人如何看待我的未出席,我只暗自期待生離死別能像船過水無痕。從此每逢母親節,我只能求告神:讓我鎖上記憶不再想起。然而,塵封終非治本之道,我轉求神親自抹去傷痛的印記,除祂之手別無良藥,所幸在思念尚未成疾之際,我即被療癒了。
時移事往,外婆對我啟蒙了打扮和做菜,而那些個華麗的、搖曳的、碎花的小鞋、小包、小傘,一概遺留在記憶的長河了。如今,僅剩我獨自一身邋遢地烹煮。
時候到了 祂必開道路 雖未看見 祂已看顧
「小弟弟小妹妹,放學回家很神秘,每人藏一朵小紅花,同向媽媽行個禮。 小弟往媽媽肩上爬,小妹往媽媽懷裏擠,一個把花向頭上戴,一個把花向襟上插。手忙腳亂真可愛,樂得媽媽笑哈哈!」
當我和弟弟就讀幼稚園時,每逢母親節都會拿著皺紋紙做的康乃馨,邊唱邊照歌詞做動作,並要求媽媽表演最後一句「樂得笑哈哈」 然而,白日的嬉鬧淘氣,總不敵夜裏的傷感細膩。
每每望著身旁已入睡的媽媽,總深怕她一覺不起,自此與我別離。我想像若媽媽離開我,她究竟會去哪裏?是往上飛還是消失於空中?我會看見她正在飛走嗎?她又會看到我在睡覺或在找她嗎?飛走等於死掉,死掉等於很痛嗎?那麼,她將會微笑地看著我並揮揮手,還是痛苦地昇天?越是無解越是焦慮,在睡前漫長的煎熬裏,我總懊悔來不及和媽媽親吻擁抱,也因此常躲在棉被裡無助地獨自飲泣,覺得不知所措和無能為力。及至今日,偶爾返家和媽媽同眠一榻,望著總比我先睡去的她,還是無限地依戀與思念,像兒時盼著天一亮、眼一睜便能再看到媽媽。那是情感安定的源頭。
在我信主後便希望開明的媽媽能夠與我的靈魂有同一歸處。有回媽媽莫名地頭暈嘔吐,冷汗濕了衣衫,全身無力癱軟,我和弟弟正巧都在她身邊,於是懷抱著媽媽齊心禱告。我求神救她肉身與靈魂,我無法再次面對媽媽如外婆般突然地離去。而弟弟索性趕起了撒旦,在閉目禱告中,他看到一個令人打寒顫的小黑影自媽媽身上離去,我則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消退。接著,媽媽身體回溫,平靜舒坦,弟弟再次於感謝禱告中看見主耶穌懷抱著一隻小羊,我們欣慰地揣測媽媽被揀選,雖尚未認識主,卻已經歷主的大能與大愛。
日後父母同時信主並得了聖靈,從此,我不需再於每年的母親節聚會中,看著別人的媽媽分享主的恩典,而我卻是獨享,無法與至愛的媽媽同享。尤其別人能確定將來回天家與媽媽重聚,而我的媽媽劬勞一生竟要面臨硫磺火湖。感謝主,再次鑑察我心並垂聽我禱告。
主啊 如今我等什麼呢 我的指望在乎祢
You are my work of art with love (你是我以愛完成的藝術品)—這句話曾經是我寫給此生終將無緣謀面的孩子,做為見面禮的小卡片。
我的任何一位老友都深知我曾如此地渴望擁有孩子。我幻想著如何陪伴小孩從玩耍中探索世界。對於童年的美好,我不想輕言別離,更奢望藉著孩子領我穿越時空重溫舊夢,回歸赤子或許更接近天堂。偶爾獨處便彷彿尋得一秘密基地,想像我的孩子將會是什麼模樣,我們將如何分享與對話。無奈,這母性的拋物線始終找不著落點,因而我試著找尋出口,試著在每個安息日午後,守著教室門口,欣賞著小小孩的創意對話。當他們躺著翻滾耍賴,我便在心中自行配上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曲;當他們彼此推擠,我便將配樂換成命運交響曲。這些個樂趣,我只能暗自在想像裏享有。然而,每當下課,門打開的那刻,從來沒有一個可愛的小天使在意我的停駐,天使的目光永遠越過我,熱騰騰飛奔向小別重逢的媽媽,獨留我這個佇立門口兀自心碎的局外人。
我堅信一個女人必須成為母親,人格才會更臻成熟,生命才算完整,也才有機會習得真正的無私與奉獻。為人母的想望勝過為人妻,但悄然無情的歲月已翩翩來到坐四望五的檻上,眼睜睜地看著一路的期待與準備終將徒然,我當如何自處?每年一度的母親節特別聚會之於我,無異是傷口上灑鹽。一切精心的安排竟叫人如坐針氈,又像靈魂俯視自身肉體般地疏離無感,只是年復一年地提醒著我人生最落空的美夢。我始終不解這樣的聚會型式是怎麼開始的,我只知它行之有年,並博得在座多數家庭的歡笑。
在這至今未曾屬於我的日子裏,我之所以來到神面前,無非是微小地試著祈求神祝福或安慰的話語。恕我無力分享這些個眼目上看起來的歡樂,我需要的是靈裏深處的。因我無緣體驗孩子帶來的歡樂,我只能指望神。就在某日發愣放空時,忽然有股意念直貫腦海,頓悟般地覺醒:沒有小孩又何妨?是啊,沒有會怎樣?霎時不解過往長年的執著,喔不,是執取,非取得我想要的不可!痛苦於焉而生,也被自我綑綁,並枉顧體力心力皆衰退的現實面。而奇妙的神,竟在彈指間不費吹灰之力地點醒我並釋放我。凡事一體兩面,我開始有能力看見沒孩子的好處。
我一度深怕所謂的頓悟只是自我安慰與暗示,但當我鼓起勇氣一次又一次地去碰觸,這曾經使我天崩地裂般沒指望的無子之苦時,我竟一再地經歷那來自於神的恩典:平靜安穩得絲毫不覺波動與疼痛。我確定我終於解脫了。曾經,我思索著此生當如何延續母女之情的溫度,如今,我當思索的是如何延續與神情感的溫度。藉著神,我無緣成為母親的心情,得以豁然開朗。而沒有家庭瑣事羈絆纏累的餘生,無論何往海闊天空,就任憑祂隨意引導吧!
Oh Yes,儘管來吧,母親節!
奮銳黨人西門
蔡又晴
前言
對許多人來說,政治往往避之唯恐不及,或者對於政治議題噤若寒蟬,這是長期對政治保持中立的策略。但在政治意識不斷抬頭的現代社會,過度迴避政治議題反而顯得矯情。畢竟政治早就與生活緊密結合,如果只是表面迴避政治議題,那其實是讓政治議題與教會追求公義的目標脫節。在耶穌所選召的十二門徒當中,就有三位與政治密切相關,他們分別是奮銳黨人西門、稅吏馬太,還有賣主的猶大。先不論他們的下場如何,但是光從這樣高的比例,四分之一的使徒與政治有或多或少的聯繫,就能看出一昧逃避政治議題,對於我們來說非常不現實也沒有必要。身為基督徒,我們或許可以從聖經中的人物來做一番思考。
奮銳黨人西門
耶穌所處的時代,是個政治種族問題衝突激烈的時代。當時羅馬政府以武力征服耶路撒冷,強力推行希臘的多神信仰,而欲取代猶太教的一神信仰,因此在當時產生了奮銳黨,也就是當時猶太人的反羅馬激進份子。他們是多次反抗羅馬統治的主力軍,特色是在身上配備短劍或小刀,伺機對親羅馬的猶太人或羅馬軍隊下手報復。
西門被稱為奮銳黨人,這證明他的政治意識不但激烈而且明確,我們不會隨便對一個人冠上封號,除非這個封號的確反映了他的人生,西門就是選擇政治運動作為一生職志的人。政治意識往往是比金錢更難撼動的觀念,如果我們出席一些政治選舉場合,你會看到外省老爺爺,從口袋裡翻出一些鈔票來捐給心中屬意的政治人物,也會看到高喊台獨的阿姨,省下自己的私房錢來捐給台灣獨立運動。對他們來說,某種政治意識與信仰就是他們生命中至關重要的目標,價值甚至高於金錢跟他們自己的處境待遇。西門肯定也是這樣的人,但是在遇到耶穌之後,他選擇放下了自己的政治信仰,跟從了耶穌。
【林前十五10】「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祂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
一個人為什麼能從世界走向神國?因為他蒙了神極大的恩典,因為體會到了神的恩典,所以他願意打破自己、打破政治、打破偏見。
政治一直是一種對抗性的運動,政治攸關於社會資源的分配與選擇,所以政治信仰一定是水火不容的。例如說台獨與統一、左派與右派,當你選擇了台獨,你就必然要反對統一。但是在神國來說,政治的一切都是必須被包容的。在信仰當中,沒有人會要求你對政治選邊站,我想這是西門學到的極大的功課,因為在十二使徒當中,他的夥伴就有稅吏馬太,稅吏原本是奮銳黨第一優先去之而後快的敵人,當他們同樣委身在信仰當中,政治的隔閡就因為主耶穌的愛而消彌。西門放下了政治,因為他看見了主耶穌。
西門為什麼可以這樣做呢?
【太廿六51-54】「有跟隨耶穌的一個人,伸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朵。耶穌對他說:『收刀入鞘罷;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麼?」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 』」
為什麼主耶穌要門徒收刀?因為世間的政治認同都是短暫的,信仰的追求才是永恆的。
耶穌的國不屬於這世界,這是耶穌告訴要為他拔刀而起的門徒很重要的一句話。世界上政治的認同都是浮動的,例如說國家疆界或是領土,這一百年來變來變去,台灣曾經是荷蘭、明鄭、清朝、日本、中華民國等不同國家的疆界,福建從唐朝以後才被劃入中原王朝的領土。時至今日,福建人已經是徹底的中國人,沖繩曾經是明清的屬國,卻在1609年,被日本薩摩藩征服,從此從唐朝姓氏改為日本姓氏。請問沖繩是獨立比較好?從屬中國比較好?又或是保持日本人身分比較好?我們往往把這個問題推給人民自決,因為這沒有標準答案。
這告訴我們,政治的選擇都是片段的,只有持續追求神國才是永恆的。耶穌來,不是要劃清不同種族國家的界線,而是刻意模糊甚至融合這些不同的族群。
【約四9】「撒瑪利亞的婦人對祂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
撒瑪利亞人也信奉摩西五經,但是因為在信仰中參雜了原始信仰,因此被以色列人所不屑,但是耶穌卻是選擇主動靠近撒瑪利亞人,並且在故事比喻中,提及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對於神來說,種族的劃分沒有意義,因為人性中的靈魂才是真正的重點,我想這也是西門學習的功課之一,「放下邊界,選擇融合」 。
【加三28】「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了。」
在主裡我們都是一家人。如何成為一家人?就是要打破偏見、消除歧視。過去奮銳黨人對羅馬人有極強的敵意,但是對於西門來說,他必須打破門戶,但是這絕對不是西門一個人的工作,而是每個在主裡的人,都要有這樣的意識跟努力。想想在我們的環境當中,還有多少我們容易歧視的對象?外勞、外配或是弱勢族群?我們是否有在教會中與他們合為一,視他們為家人,還是我們依然撕不掉歧視的標籤,難以將他們看為與我們平等的人?
西門的轉變是大的,之所以如此,因為他願意順服在主耶穌的愛中,身為一個基督徒,要勇於接受主耶穌帶給我們的轉變,而不是任憑時代或是種族的印記烙印在我們身上。
【耶十八4】「窯匠用泥做的器皿,在他手中做壞了,他又用這泥另做別的器皿;窯匠看怎樣好,就怎樣做。」
當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的時候,他不是選擇高大英挺的駿馬,而是一匹小驢駒,因為小驢駒的高度很矮,耶穌坐他進城的時候,可以跟迎接的民眾有更平等的互動。耶穌來,為的是要親近世人,而不是要讓世人仰望,所以他捨棄駿馬,選擇驢駒。或許我們都曾是心高氣傲的駿馬,但是當主耶穌有需要,我們何妨化身為謙卑的小驢駒與主同行呢?
政治信仰是許多人人生的指標與圭臬,但如果當我們在思考政治目標時,不應只想到它所帶給我們的正面目標,更要能思考到它是有極限,或許我們就更能用神的大愛來包容這些政治目標。西門學習的,何嘗不是我們今天也在學習的嗎?
105年五月安排表
請點選下方連結
105年5月安排表
聖靈的幫助
聽道筆記
和子 KAZUKO 整理
關於得救,一般基督徒最強調的是羅馬書第九章的第九節及第十節。
【羅十9-10】「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
這裡講「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 」,這是聖經的話,翻譯當然沒有錯,但這裡講的是得救的開始,並不是得救全部的路程。所以說「就可以得救」。因為「 心裡相信,口裡承認之後」,還有一些步驟要做才能夠得救。
在我們教會,常提到一個聖經經節,這是一般基督教會比較少提,或是解釋不同。
【約三5】「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
要得救最後就是要進神的國。不能進入神的國,那得救會有問題,這裡說「人要從水和聖靈生才能進神的國」,這是「心裏相信,口裏承認」之後,要做的兩大步驟;「從水生,從聖靈生」,這在羅馬書第六章講的就是洗禮, 洗禮就是「從水生」。
【羅六3-4】「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祂的死麼?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一樣。」
「受洗」是歸入主的死,所以我們洗禮時,低頭與主死的形狀聯合,全身入浸與主同埋葬,從水裡上來與主同復活。因為水裡面有主的寶血,這是救恩的泉源。所以本會在洗禮時,有很多人看到主的寶血。洗禮完成,受洗起來就是重生的開始。尚未洗禮前,我們是活著的死人,肉體是活著,但是靈性是死的。洗禮上來,肉體是活著,靈性也是活的。所以洗禮有很大的功效!這是約翰三章5節講的「從水生」。
神的義,就是我們藉著相信耶穌,並且受洗。
羅馬書第七章,講的是信仰生活還有爭戰。
爭戰是什麼?
雖然我們過去的罪被洗淨了,但是人帶著肉體,仍然有罪性。藉著洗禮,我們的罪被除掉,良心被潔淨了,所以我們對罪會很敏感。那時就可以體會到信仰生活是一場爭戰。如果沒有洗禮,或許我們都沒有感覺。爭戰的內容是甚麼? 就是「良心叫我們為善,但是罪性叫我們做惡」。
羅馬書第七章、第八章講的是成聖。 第六章講稱義。 我們本來是罪人,無義可言,所以無法與神建立關係,因為神是義的。關係的建立要靠「神的義」,「神的義」在我們信耶穌,受洗時得到,所以受洗後神稱我們為義,我們得以能跟義的神建立父子關係, 這完全是神的恩典。
我們又如何確信我們是神的兒子?
【羅八15】「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
【羅八16】「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羅八17】「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
這裡說「 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主耶穌受洗,從水裡上來 ,這是一個榜樣。首先,天開了,因為受洗得神稱義,所以神的國開了;其次,神也賜下證據,就是受洗後,有聖靈從天上降下來,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三17】
聖靈證明耶穌是神的兒子!
我們受洗得到聖靈,證明我們是神的兒子。所以我們說我們是神的兒子,並不是自己講的,而是聖靈給我們一個證據,證明我們是神的兒子。
【加四5】「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
【加四6】「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祂兒子的靈,進入你們(原文作我們)的心,呼叫阿爸、父。」
【加四7】「可見,從此以後,你不是奴僕,乃是兒子了;既是兒子,就靠著神為後嗣。」
這裡說兒子的靈進入我們的心裏,所以我們禱告的時候,聖靈從內心呼叫「阿爸、父」。從此以後我們不是做奴僕,而是做兒子。
那兒子有甚麼福分?
【羅八17】「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
兒女,便是後嗣,就是要承受父親的產業。產業就是天國的榮耀,將來要用靈體承受天國的榮耀。所以得聖靈很重要,證明我們是神的兒子。因為肉體不能承受神的國,所以肉體要改變成靈體。因為如此,聖靈就非常重要。
【羅八11】「然而,叫耶穌從死裏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心裏,那叫基督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也必藉著住在你們心裏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
【羅八10】「基督若在你們心裏,身體就因罪而死,心靈卻因義而活。」
這裡講身體因罪而死,所以人人都有一死。這是神因為「罪」所訂的律。然而,這樣人就沒有希望了嗎?不!
耶穌從死裏復活,乃因身體裡有神的靈,這個靈就是聖靈,住在我們裡面。既然耶穌可以從死裡復活,那我們也可以藉著聖靈,讓我們死後再復活過來。這樣看來,聖靈和將來的復活就有關係!因為肉體因罪而死,但是聖靈的大能力,要讓已死的肉體活過來變成靈體。所以如果沒有聖靈,就缺乏神的能力可以改變成靈體,將來如何得救?
這樣,我們越查考,越明白,在真耶穌教會得到的聖靈是非常的寶貴的,證明我們是神的兒女,給我們證據,讓我們有把握,要得到天上的產業。
那在還沒有死以前,我們生活要怎麼成聖呢?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罪性比良心還強!除非有一個從上頭來的力量來幫助我們,不然人是沒有辦法勝過罪的!
【羅八5】「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
【羅八6】「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
【羅八7】「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
【羅八8】「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
這裡講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何謂「屬肉體」? 就是代表我們的罪性,隨從罪性生活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因為神是義的,當罪在我們裡面控制,我們講神不喜歡我們講的話、個性被罪性控制、靈性就會有問題,我們與神的關係就會有問題。第七節說「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我們信主後,就是要勝過肉體中罪的慾望。這也是必須靠聖靈的力量!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禱告被聖靈充滿時,我們發現要遵守神的道理,就不再感到困難,因為惡的力量已經減低或消失,我們就可以做神要我們做的事。
所以要成聖,要更新,所需的力量就是聖靈!
過去我們一直強調「得聖靈是進天國的憑據」,這是對的,但是這不是全部。如果這樣,得聖靈就不必禱告,就已經拿到進天國的簽證了?不是這樣!我們要跟神建立非常親密的關係,要成聖,需要聖靈的力量,所以必須要過禱告的生活 !
【羅八26】「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
【羅八27】「鑒察人心的,曉得聖靈的意思,因為聖靈照著神的旨意替聖徒祈求。」
這裡講聖靈如何幫助我們。當我們不曉得怎樣禱告,通常有兩種情況:
1. 我們不了解自己有軟弱。
彼得跟主說我要跟你一起去死,他其實不知道自己有問題。既然不覺得自己有問題,禱告就睡著了,沒有儆醒。當你覺得自己沒有問題,就不覺得需要努力禱告。但是對主耶穌而言,彼得的問題可大了!因為他知道彼得將要否定他三次。所以主耶穌說:「我已經為你祈求,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二十二32】
為什麼彼得否定主耶穌三次後還能夠回頭?因為主耶穌已經為他禱告了!所以五旬節之後,彼得所受的迫害比跟隨主的時候還大;被下監、被打、最後殉道⋯⋯為什麼這時候他不會否定主耶穌?因為聖靈幫助他!
迫切的禱告得到聖靈的幫助,裡面的力量就可以剛強起來,就能背起主的十字架、就能喝下苦杯:雖然我們不知道自己有軟弱,但是聖靈知道,聖靈會代替我們禱告。這是悟性禱告和靈言禱告最大的不同!因為我們對自己認識有限,所以悟性禱告有時候反而會失去最重要的東西,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缺乏。但是當用靈言禱告時,聖靈知道我們的軟弱,聖靈知道神的旨意,就會按著神的旨意,為我們禱告。所以聖經說「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中禱告」,因為聖靈會為我們禱告!
2. 有時候不曉得怎麼禱告是因為痛苦太大,不知何去何從?
例如找工作,有時我們不知道到底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對我們最好?但是聖靈知道!聖靈會按著神的旨意替我們禱告。不合神旨意的,神會幫我們擋住;合神旨意的,有任何的困難,神會一一地為我們把困難拿掉,好像雲柱、火柱的帶領。白天,四面都是路,不知道麼走?所以需要雲柱的帶領;到了晚上,四面都是黑暗,看不到路,需要火柱的指引。有時人會遇到彷彿絕境,都沒有路了,但是聖靈為我們打開一條路;有時候到處都是路,但是東西南北,不知哪個方向才好?也需要聖靈的引導,幫助我們走到神要我們走的路。所以有聖靈的代禱, 讓我們軟弱得到堅強,走到神的旨意上,所以靈言禱告太寶貴了!
【羅八28】「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這裡講萬事都互相效力。萬事是甚麼?遇到我們喜歡的,我們當然就充滿感謝。但是比較困難的是,我們不想要的發生了,怎麼辦?有時我們可能會想「是不是神不愛我了?為何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這裡講「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所以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我們要用愛神的態度來回應,才能得到益處。
例如別人以惡待我們,如果我們同樣以惡報惡,這樣就和世人一樣。但神要我們做的,是希望我們能夠以善回報。以善報惡不是那麼簡單,但除非我們願意以善報惡,不然所遇到事情是不會對我們有好處的。如果能夠以善報惡 ,到最後,事情一定會對我們有益處,這過程必須靠聖靈的幫助。一直禱告、一直禱告、求聖靈幫助,求聖靈把神的愛及神的智慧,澆灌在我們心裏,我們就能有愛神的心來這樣做,到最後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事對我們真的是好的,就能滿心感謝。
【創五十19】「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
【創五十20】「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有兩個人可能會改變約瑟的命運。
一個是波堤乏,一個是埃及的王。當約瑟被賣到波堤乏的家時,他一定很痛苦 ,因為他沒有錯,他是照父親的意思去看哥哥。為什麼會發生被賣到埃及這種事? 他不喜歡,但是事情發生了!我們看聖經發現約瑟對人沒有恨,對神沒有怨 ,這就是約瑟用愛神的態度來回應。
到了波提乏的家,波堤乏的太太引誘他,他有可能犯罪,但是他沒有,所以被下到監牢。沒有犯罪卻被關到監牢?這不是他喜歡的,可是偏偏又遇到了!約瑟沒有做錯任何事,但是卻不能解釋為何一直遇到壞事?但是約瑟堅持做神喜歡的事,時候到了,神就讓埃及的王提升他成為宰相,這就是萬事互相效力,愛神的人就可以得益處!
如果我們愛神,我們命運就是在神手中,沒有一個人可以改變我們!但是,如果我們沒有用愛神的態度來回應,別人就有可能改變我們的命運!所以遇到任何事情,要靠聖靈來幫助我們!
【羅八26】「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
這樣,藉著洗禮可以被神稱義,又可以靠著聖靈成聖,我們就可以得救了!
2016年04月講道錄音已全部上線
4月份講道錄音已全部上線,歡迎各位同靈下載聆聽
20160401(五) 陳文斌傳道-恆切禱告會
20160402(六) 陳文斌傳道-效法主的榜樣
20160402(六) 陳文斌傳道-這聲音神聽見了
20160412(二) 柯重生弟兄-末了的話
20160414(四) 蔡又晴弟兄-奮稅黨人-西門
20160415(五) 董春富弟兄-神就是愛
20160416(六) 車志恒弟兄-神啊!不公平!
20160416(六) 蔡明道弟兄-銀匠低米丟
20160419(二) 陳聖德弟兄-你們說我是誰
20160421(四) 林永基長老-傳福音的腳踪何等佳美
20160422(五) 林永基長老-教會的合一
20160423(六) 林永基長老-信仰從家庭開始
20160423(六) 林永基長老-翻轉三呆 創新未來
20160426(二) 蘇真弘弟兄-看見火車火馬圍繞
20160428(四) 陳文斌傳道-罪臨到了世界
20160429(五) 陳文斌傳道-我們當作什麼呢?
20160430(六) 陳文斌傳道-生命的顯明
20160430(六) 陳文斌傳道-西面安然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