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銳黨人西門

蔡又晴

 

 

前言

 

對許多人來說,政治往往避之唯恐不及,或者對於政治議題噤若寒蟬,這是長期對政治保持中立的策略。但在政治意識不斷抬頭的現代社會,過度迴避政治議題反而顯得矯情。畢竟政治早就與生活緊密結合,如果只是表面迴避政治議題,那其實是讓政治議題與教會追求公義的目標脫節。在耶穌所選召的十二門徒當中,就有三位與政治密切相關,他們分別是奮銳黨人西門、稅吏馬太,還有賣主的猶大。先不論他們的下場如何,但是光從這樣高的比例,四分之一的使徒與政治有或多或少的聯繫,就能看出一昧逃避政治議題,對於我們來說非常不現實也沒有必要。身為基督徒,我們或許可以從聖經中的人物來做一番思考。

 

奮銳黨人西門

 

耶穌所處的時代,是個政治種族問題衝突激烈的時代。當時羅馬政府以武力征服耶路撒冷,強力推行希臘的多神信仰,而欲取代猶太教的一神信仰,因此在當時產生了奮銳黨,也就是當時猶太人的反羅馬激進份子。他們是多次反抗羅馬統治的主力軍,特色是在身上配備短劍或小刀,伺機對親羅馬的猶太人或羅馬軍隊下手報復。

 

西門被稱為奮銳黨人,這證明他的政治意識不但激烈而且明確,我們不會隨便對一個人冠上封號,除非這個封號的確反映了他的人生,西門就是選擇政治運動作為一生職志的人。政治意識往往是比金錢更難撼動的觀念,如果我們出席一些政治選舉場合,你會看到外省老爺爺,從口袋裡翻出一些鈔票來捐給心中屬意的政治人物,也會看到高喊台獨的阿姨,省下自己的私房錢來捐給台灣獨立運動。對他們來說,某種政治意識與信仰就是他們生命中至關重要的目標,價值甚至高於金錢跟他們自己的處境待遇。西門肯定也是這樣的人,但是在遇到耶穌之後,他選擇放下了自己的政治信仰,跟從了耶穌。

 

【林前十五10】「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祂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

 

一個人為什麼能從世界走向神國?因為他蒙了神極大的恩典,因為體會到了神的恩典,所以他願意打破自己、打破政治、打破偏見。

 

政治一直是一種對抗性的運動,政治攸關於社會資源的分配與選擇,所以政治信仰一定是水火不容的。例如說台獨與統一、左派與右派,當你選擇了台獨,你就必然要反對統一。但是在神國來說,政治的一切都是必須被包容的。在信仰當中,沒有人會要求你對政治選邊站,我想這是西門學到的極大的功課,因為在十二使徒當中,他的夥伴就有稅吏馬太,稅吏原本是奮銳黨第一優先去之而後快的敵人,當他們同樣委身在信仰當中,政治的隔閡就因為主耶穌的愛而消彌。西門放下了政治,因為他看見了主耶穌。

 

西門為什麼可以這樣做呢?

 

【太廿六51-54】「有跟隨耶穌的一個人,伸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朵。耶穌對他說:『收刀入鞘罷;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麼?」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  』」

 

為什麼主耶穌要門徒收刀?因為世間的政治認同都是短暫的,信仰的追求才是永恆的。

 

耶穌的國不屬於這世界,這是耶穌告訴要為他拔刀而起的門徒很重要的一句話。世界上政治的認同都是浮動的,例如說國家疆界或是領土,這一百年來變來變去,台灣曾經是荷蘭、明鄭、清朝、日本、中華民國等不同國家的疆界,福建從唐朝以後才被劃入中原王朝的領土。時至今日,福建人已經是徹底的中國人,沖繩曾經是明清的屬國,卻在1609年,被日本薩摩藩征服,從此從唐朝姓氏改為日本姓氏。請問沖繩是獨立比較好?從屬中國比較好?又或是保持日本人身分比較好?我們往往把這個問題推給人民自決,因為這沒有標準答案。

 

這告訴我們,政治的選擇都是片段的,只有持續追求神國才是永恆的。耶穌來,不是要劃清不同種族國家的界線,而是刻意模糊甚至融合這些不同的族群。

 

【約四9】「撒瑪利亞的婦人對祂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

 

撒瑪利亞人也信奉摩西五經,但是因為在信仰中參雜了原始信仰,因此被以色列人所不屑,但是耶穌卻是選擇主動靠近撒瑪利亞人,並且在故事比喻中,提及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對於神來說,種族的劃分沒有意義,因為人性中的靈魂才是真正的重點,我想這也是西門學習的功課之一,放下邊界,選擇融合」 。

 

【加三28】「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了。」

 

在主裡我們都是一家人。如何成為一家人?就是要打破偏見、消除歧視。過去奮銳黨人對羅馬人有極強的敵意,但是對於西門來說,他必須打破門戶,但是這絕對不是西門一個人的工作,而是每個在主裡的人,都要有這樣的意識跟努力。想想在我們的環境當中,還有多少我們容易歧視的對象?外勞、外配或是弱勢族群?我們是否有在教會中與他們合為一,視他們為家人,還是我們依然撕不掉歧視的標籤,難以將他們看為與我們平等的人?

 

西門的轉變是大的,之所以如此,因為他願意順服在主耶穌的愛中,身為一個基督徒,要勇於接受主耶穌帶給我們的轉變,而不是任憑時代或是種族的印記烙印在我們身上。

 

【耶十八4】「窯匠用泥做的器皿,在他手中做壞了,他又用這泥另做別的器皿;窯匠看怎樣好,就怎樣做。」

 

當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的時候,他不是選擇高大英挺的駿馬,而是一匹小驢駒,因為小驢駒的高度很矮,耶穌坐他進城的時候,可以跟迎接的民眾有更平等的互動。耶穌來,為的是要親近世人,而不是要讓世人仰望,所以他捨棄駿馬,選擇驢駒。或許我們都曾是心高氣傲的駿馬,但是當主耶穌有需要,我們何妨化身為謙卑的小驢駒與主同行呢?

 

政治信仰是許多人人生的指標與圭臬,但如果當我們在思考政治目標時,不應只想到它所帶給我們的正面目標,更要能思考到它是有極限,或許我們就更能用神的大愛來包容這些政治目標。西門學習的,何嘗不是我們今天也在學習的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