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道筆記
Hanna C 整理
在舊約《以西結書》中,神讓先知以西結看到四個重要的異象,而這四個異象都圍繞著同一個主題:神的榮耀。
本次查經將專注學習第三個異象,首先將其他的異象簡述如下。
壹、第一、二、四個異象
一、神榮耀的形象:
在他們頭以上的穹蒼之上有寶座的形像,彷彿藍寶石;在寶座形像以上有彷彿人的形狀。我見從他腰以上有彷彿光耀的精金,周圍都有火的形狀,又見從他腰以下有彷彿火的形狀,周圍也有光輝。下雨的日子,雲中虹的形狀怎樣,周圍光輝的形狀也是怎樣。這就是耶和華榮耀的形像。我一看見就俯伏在地,又聽見一位說話的聲音。(以西結書第一章26~28節)
神讓以西結看見神的榮耀寶座,神的榮耀好像藍寶石、精金、火,又如雲中彩虹,是利用人能理解的物質現象來表示神的榮耀、聖潔、公義與慈愛。耶穌在人間時,也在變貌山顯出自己的榮耀,當時和耶穌一起上山的彼得、約翰、雅各感到很滿足,想要長留下來,所以神的榮耀是很美好的。
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太十七1~8)
當神顯示榮耀之後,即差遣以西結先知為他工作,就好像公司要分派我們工作前,先展現公司的優秀和氣勢給我們看。
人服事神的根本原因,必須只因為神本身是榮耀偉大的,而服事神最終希望的是能得到神的榮耀,也就是公義的冠冕為我們存留。(提後四8)為了這個,我們雖然忍受至暫至輕的苦楚,但是卻不以為苦,因為將要成就的是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四17)
二、神的榮耀一步步離開聖殿
第六年六月初五日,我坐在家中;猶大的眾長老坐在我面前。在那裡主耶和華的靈(原文是手)降在我身上。……他伸出彷彿一隻手的樣式,抓住我的一綹頭髮,靈就將我舉到天地中間,在神的異象中,帶我到耶路撒冷朝北的內院門口,在那裡有觸動主怒偶像的坐位,就是惹動忌邪的。誰知,在那裡有以色列神的榮耀,形狀與我在平原所見的一樣。神對我說:人子啊,你舉目向北觀看。我就舉目向北觀看,見祭壇門的北邊,在門口有這惹忌邪的偶像;又對我說:人子啊,以色列家所行的,就是在此行這大可憎的事,使我遠離我的聖所,你看見了嗎?你還要看見另有大可憎的事。他領我到院門口。我觀看,見牆上有個窟窿。他對我說:人子啊,你要挖牆。我一挖牆,見有一門。他說:你進去,看他們在這裡所行可憎的惡事。我進去一看,誰知,在四面牆上畫著各樣爬物和可憎的走獸,並以色列家一切的偶像。……他對我說:人子啊,你看見了嗎?猶大家在此行這可憎的事還算為小嗎?他們在這地遍行強暴,再三惹我發怒,他們手拿枝條舉向鼻前。因此,我也要以忿怒行事,我眼必不顧惜,也不可憐他們;他們雖向我耳中大聲呼求,我還是不聽。(以西結書第八章)
在第八章的異象中,以西結看到神的榮耀一步一步離開聖殿,神的榮耀因為以色列人拜偶像、離棄神而離開了所羅門所蓋成榮耀的聖殿。異象中以色列全城敗壞,甚至連聖殿裡牆面的窟窿都能看見偶像。以色列人此時被巴比倫攻陷,已經亡國,從前以色列人有平安繁盛的日子,但他們忘記了這平安昌盛的原因是有神同在,卻傾向偶像惹神的憤怒。
教會也是一樣,神是忌邪的,祂是教會的頭,教會要尊主為大,不能有任何有形或無形的偶像,不然神就不會同在!沒有神同在,就沒有榮耀平安,苦難就會找上我們。
三、神的榮耀再充滿榮光(第四個異象)
我們被擄掠第二十五年,耶路撒冷城攻破後十四年,正在年初,月之初十日,耶和華的靈(原文是手)降在我身上,他把我帶到以色列地。在神的異象中帶我到以色列地,安置在至高的山上;在山上的南邊有彷彿一座城建立。他帶我到那裡,見有一人,顏色(原文是形狀)如銅,手拿麻繩和量度的竿,站在門口。那人對我說:人子啊,凡我所指示你的,你都要用眼看,用耳聽,並要放在心上。我帶你到這裡來,特為要指示你;凡你所見的,你都要告訴以色列家。……以後,他帶我到一座門,就是朝東的門。以色列神的榮光從東而來。他的聲音如同多水的聲音;地就因他的榮耀發光。(以西結書四十章~四十三章2)
第四個異象中,以西結看到聖殿蓋在山上的城裡,城中的聖殿充滿榮光,這個聖殿完全成了聖,而神的榮耀也回歸了。所謂的整個聖殿稱為聖,是描寫這聖殿是完全依照神定規的標準建造的。我們屬於耶穌的人,也要在山上蓋聖殿,不是指物質的山上,而是依照神的標準承受神的話語度生活,正如耶穌在分離的禱告所說的:「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或作:脫離罪惡)。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約十七15~16) 。
在異像中的聖殿蓋在山上,正是代表我們雖然在世卻不屬於世界,聖殿既然蓋在山上,要親近聖殿就需要努力爬山路,雖然比較辛苦,不過這樣才能和神更親近,這個神榮耀重返的聖殿,就預表著真教會。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