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井名為「利河伯」

藍溪

以撒離開那裡,又挖了一口井,他們不為這井爭競了,他就給那井起名叫利河伯(就是寬闊的意思),他說,耶和華現在給我們寬闊之地,我們必在這地昌盛。(創26:22)

 

不久前跟幼稚班小朋友講「以撒讓步」的故事。我讓小朋友猜:「當以撒的僕人每挖了一口有水的井,非利士人就來爭奪,而以撒有沒有讓他們?

每個人都搖頭。原因?「那是以撒的井啊!為什麼要讓給別人?要跟非利士人打架,把他們趕走!」

這是四、五歲小孩直覺的反應,也是人類的天性吧,為了生存要捍衛自己的權益和財物,據理力爭。

以撒並非沒有能力與非利士人對抗,然而他選擇一再的退讓,另挖新井,終於到達寬闊之地,得神親自應允賜福,日興月盛!非利士人也因而看出真神與以撒同在而前來求和,欲與其立約,雙方從此和平相處。

 

他們說:『我們明明地看見耶和華與你同在,便說,不如我們兩下彼此起誓,彼此立約,使你不害我們,正如我們未曾害你,一味地厚待你,並且打發你平平安安地走。你是蒙耶和華賜福的了。』(創26:28-29)

 

克制怒氣、忍耐、讓步,似乎都非人的本性,須由不斷學習與操練才逐漸習得。身為基督徒,自幼即接受聖經的教導:應做和平之子,面對憤怒和爭端,我們當盡力成為和平使者,以恩慈化解衝突紛爭。保羅在羅馬書中勸勉我們: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12:18)

在人心暴戾浮躁、凡事講求自身「權益」的現代社會,禮讓容忍已是日益稀有的美德。主耶穌的教訓

 

「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太5:39)

「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它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路6:27-28)

 

這些教訓看來都如此「違背人性」,但若我們願意盡力遵行,終必如以撒來到利河伯,也讓主的名得榮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